五官是一個人外在最直觀的表現,也是一個人接觸外在事物最直接的載體。它們有時隻是一些小毛病,沒必要去看醫生,但是對於自己的痛楚隻能忍上一段時間。現在,隻要你懂得了食療方法,就不必再去忍耐這些痛苦,而且還會讓它們遠離你,不再騷擾你的幸福生活。
1.口腔炎的食療
口腔炎包括潰瘍性齦炎或口炎、鵝口瘡、濾泡性口炎。潰瘍性齦炎或口炎有牙齦邊緣潰爛,上麵附有黃綠色的假膜,口涎增多、口腔有特臭,頜下淋巴結腫大劇痛,少數病人有發熱、胃腸功能障礙。
【方1】
材料:鳳凰衣(蛋殼內膜)。
食服方法:鳳凰衣焙黃研末。吹患處。
功效:適用於多發性口腔炎。
【方2】
材料:茄子,蜂蜜。
食服方法:霜後的茄子曬幹研末塗患處,也可與蜂蜜適量混勻外塗。
功效:適用於口腔炎。
【方3】
材料:茶葉。
食服方法:用茶葉泡濃茶。常用濃茶漱口,每日3~5次。
功效:殺菌防腐。適用於口腔發炎、口瘡、牙齦炎。
【方4】
材料:鮮木竹果30克。
食服方法:鮮果30克或幹果15克搗爛水煎,濾取煎液。含漱,每天多次。
功效:適用於口腔炎、牙周炎。
【方5】
材料:柿霜10克,薄荷5克,冰片0.5克。
食服方法:將上料一同研末。擦塗口瘡潰瘍麵。
功效:口瘡潰瘍。
【方6】
材料:鮮石榴1~2隻。
食服方法:取石榴子捶研,用開水浸泡。待冷後,每日含漱10次以上。
功效:適用於口腔炎及黏膜潰瘍。
【方7】
材料:番茄。
食服方法:番茄若幹個洗淨,用沸水泡過,剝皮去子,用潔淨紗布取汁。將番茄汁含於口內,每次含5分鍾,1日多次。
功效:適用於口瘡。
【方8】
材料:蘿卜,梨。
食服方法:將蘿卜搗爛後取汁,或與梨片同煮後加適量冰糖。常飲。
功效:適用於內燥、口舌生瘡、糜爛。
【方9】
材料:香油十餘滴,淡鹽水。
食服方法:香油衝化於10毫升左右的淡鹽水中。每次滴入口腔2~4滴。
功效:適用於鵝口瘡(雪口瘡)。
【方10】
材料:黃花菜50克,蜂蜜50克。
食服方法:黃花菜洗淨切碎,煎湯半杯,然後加蜂蜜調勻。每日分3次服完。
功效:適用於鵝口瘡。
【方11】
材料:西瓜皮100克。
食服方法:西瓜皮水煎。每日2~3次,連服3~5天。
功效:適用於鵝口瘡。
2.牙周疾病的食療
牙周疾病是牙周組織發生炎症和破壞,主要表現為牙齦下溢膿、牙齒鬆動。此病多發生在30歲以後,開始無任何自覺症狀,個別人有灼熱和發癢的感覺。
【方1】
材料:鮮楊梅根適量。
食服方法:鮮楊梅根充分搗爛,調入少量食鹽。敷患處。
功效:適用於牙周炎症。
【方2】
材料:白菜。
食服方法:白菜做菜或白菜煮湯食用。
功效:清熱解燥。適用於體內熱重、津液不足、唇舌幹燥而產生的牙齦腫脹、牙縫出血、喉頭作梗。
【方3】
材料:毛薑10克,豬腰子1隻。
食服方法:豬腰剖開洗淨,納入毛薑末,用紗布包好,隔水蒸熟。每日吃1隻。
功效:適用於牙周疾病。
【方4】
材料:枸杞子15克,瘦肉100克。
食服方法:將上料一同加水適量燉熱服用。
功效:適用於牙齒鬆動。
【方5】
材料:萵苣。
食服方法:萵苣切片煮熟,加醬油或鹽拌食。
功效:適用於壞血病的牙出血。
【方6】
材料:芥藍菜,西洋菜。
食服方法:芥藍菜和西洋菜同煮食用。
功效:適用於牙齦出血微腫。
【方7】
材料:韭菜根。
食服方法:韭菜根炒焦、研末,取適量抹患處。
功效:適用於牙齦炎。
【方8】
材料:生地、熟地各15克,毛薑10克,雞蛋1個。
食服方法:將上料一同一同煮熟。吃蛋飲湯,每日1劑。
功效:適用於腎虛牙齒鬆動、牙痛出血。
3.牙痛的食療
牙痛是由牙病引起的,可分以下幾種情況,齲齒牙痛為牙體腐蝕有小孔,遇到冷、熱、甜、酸時才感到疼痛;患急性牙髓炎是引起劇烈牙痛的主要原因:患急性牙周膜炎,疼痛劇烈,呈持續性的跳痛。臨床辯證可分為風熱牙痛、寒凝牙痛、胃火牙痛、腎虛牙痛等證型。治療原則分別為疏風清熱、溫經散寒、泄熱止痛、滋腎降火。
【方1】
材料:牛蒡根250克。
食服方法:水煎,代茶飲。
功效:疏風散熱,解毒消腫。適用於牙齦紅腫疼痛、牙痛等風熱牙痛。
【方2】
材料:篳菝3克,胡椒3克,粳米50克。
食服方法:蓽菝、胡椒研為極細末,先刖粳米煮粥,待米熟後調入以卜二藥,再煮至稠粥,趁熱服用。
功效:溫中散寒止痛。
【方3】
材料:垂楊柳根30克,瘦豬肉150克,蔥、薑、料酒、鹽、味精各適量。
食服方法:將楊柳根洗淨,切條;豬肉切小塊,同放入砂鍋內,加蔥、薑、料酒及水適量。用文火燉,待肉熟時加鹽、味精調味。食肉飲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潤燥,祛風清熱,清肺止痛。適川於風火牙痛、虛火牙痛及牙齦炎等疾患。
【方4】
材料:花椒5克,粳米50克。
食服方法:花椒水煎,留汁加入粳米煮粥,空腹趁熱服用。
功效:溫通散寒止痛。
【方5】
材料:升麻10克,薄荷6克。
食服方法: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熱散風,消腫止痛。
【方6】
材料:蒼耳子25克,豆腐100克,粳米100克。
食服方法:將蒼耳子用布包好,與豆腐和淘洗幹淨的粳米一同入鍋煮成粥即可。每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
功效:散風祛濕,清熱生津,消炎鎮痛。適用於齲齒引起的牙痛。
【方7】
材料:白芷10克,粳米50克。
食服方法:白芷研成極細末,先將米煮熟後調入白芷末,再煮至稠粥,趁熱服用。
功效:散風解表止痛。本方適於寒凝牙痛,惡風怕冷,牙痛牽連半側頭痛。
【方8】
材料:鮮馬齒莧250克,調料適量。
食服方法:馬齒莧切段,旺火炒,加入調料。佐餐吃,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散血消腫。馬齒莧酸寒,入胃經,涼血,清熱解毒消癰。適用於胃火上蒸型牙痛。
【方9】
材料:生地50克,鴨蛋2個,冰糖5克。
食服方法:砂鍋加清水2碗,蛋熟後剝去皮,再放生地湯內煮片刻,服時加冰糖調味。吃蛋飲湯。
功效:清熱,生津,養血。適用於風火牙痛陰虛手心足心發熱等。
【方10】
材料:鮮薄荷30克(或幹品10克)。
食服方法:薄荷洗淨切碎,泡後代茶飲。
功效:薄荷辛涼,宣散風熱,止痛。對於風熱牙痛,牙齦紅腫疼痛,有散風止痛之功。
【方11】
材料:金銀花30克,野菊花30克,白糖適量。
食服方法:將上料一同加水煎沸5分鍾,或沸水衝泡,加糖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胃火牙痛。
【方12】
材料:沙參30克,雞蛋2隻,冰糖適量。
食服方法:將沙參、雞蛋加水同煎,待蛋熟後去殼。再放入後同煎30分鍾,加入冰糖。吃雞蛋喝湯,每日1劑。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適用於陰虛型_牙痛。
【方12】
材料:蒲公英30克(或鮮品60克),粳米100克,調料適量。
食服方法:蒲公英水煎,留汁加米煮粥,放入調料。
功效:清熱解毒,消淤散結,和中養胃。適用於胃火牙痛。
4.白內障的食療
眼睛晶狀體的任何一個部分或全部變混濁,稱白內障。白內障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好發於高齡老年人。一般表現為視力減退,視力減退隨白內障的發展加重,直至隻有餘光。早期也可由於晶狀體膨脹而發生晶狀體性近視。
【方1】
材料:豬膽1個。
食服方法:取出膽汁倒入銅勺內,微火煎幹,做成菜籽大小的丸。每日早晚各在患眼中放1丸。
功效:適用於腎陰虧型老年白內障。
【方2】
材料:幹菊花2克,茶葉2克。
食服方法:幹菊花和花葉用沸水衝泡。飯後飲茶。
功效:適用於老年白內障。
5.青光眼的食療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病,主要是由於眼球內體液增加,使眼球變堅硬,眼內壓增高所致。一般表現為視力減退,頭痛,眼脹,角膜周圍的結膜充血(也有不充血的),角膜渾濁,頭痛厲害,並伴有惡心嘔吐,最後惡化導致失明。
【方1】
材料:赤豆30克,紅棗10枚。
食服方法:赤豆和紅棗加水煮沸服用。
功效:適用於青光眼。
【方2】
材料:赤豆30克,金針菜適量,蜂蜜80毫升。
食服方法:赤豆、金針菜水煮至爛,加蜂蜜調味。分兩次服用。
功效:適用於青光眼。
【方3】
材料:蜂蜜20克,豆漿。
食服方法:蜂蜜衝豆漿飲用。
功效:適用於青光眼。
【方4】
材料:蜂蜜80~100克。
食服方法:蜂蜜加溫開水少許。將上料一同1次服完,1日服兩次。
功效:適用於青光眼。
6.紅眼病的食療
紅眼病是因風熱外侵,白睛暴發紅赤,胞瞼紅腫的病症。臨床上表現為白睛紅赤,胞瞼微腫,眼內刺疼澀癢,灼熱畏光,眼眵多而黃稠似膿,晨起膠結封住眼瞼,甚者白睛紅赤腫脹,突出於瞼裂部,或有點片狀小出血斑,伴有血性分泌物。全身可見發熱惡寒,苔薄白,舌質紅,脈浮數。本病多發於春秋二季,具有傳染性,急性期病人應隔離,防止傳染。
【方1】
材料:冬瓜200克,茺荽10克,薑、蔥少許,調料適量。
食服方法:先將冬瓜去盡青皮及瓤子,切成薄片,油炒,後入蔥、薑等調料,加水煮沸至熟,出鍋時,加入芫荽,佐餐。
功效:利水清熱。適用於風熱型紅眼病。
【方2】
材料:白菊花12克。黃豆30克,桑葉12克,夏枯草15克,白糖適量。
食服方法:前4味共加水煮至豆熟,加白糖調勻。每口1劑,分兩次服,連用數日。
功效:適用於熱毒犁紅眼病。
【方3】
材料:白菊花200克,綠茶葉100克。
食服方法:共杵為粗末,用紗布袋分袋,每袋15克。每次用1袋,沸水衝泡,代茶頻飲。
功效:疏風清熱,明日解毒。對風熱犯日之白睛紅腫,眵淚較多者最為適宜。
【方4】
材料:菊花10克,牛蒡子5克。
食服方法:牛蒡子略炒成焦黃,研細末,與菊花裝入紗布袋中,用滾開水衝泡,10分鍾後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祛風,涼肝瀉肺。適用於目風淚出、眵多黃稠、白睛紅赤腫脹等症。
【方5】
材料:銀耳30克,清茶6克,冰糖60克。
食服方法:銀耳、清茶、冰糖共入鍋中加水煎湯。每日1劑,連服數天。
功效:疏風清熱。適宜初起紅眼、痛癢交替、流膿作痛、怕熱羞明等症。
【方6】
材料:選鮮嫩黃瓜2條,大蒜頭4瓣,調料適量。
食服方法:將黃瓜洗淨,輕輕拍打致裂,切成小段,將蒜頭拍打成碎塊,共同加入調料拌勻食用。
功效:除熱解毒,利水。適用於熱毒型紅眼病。
【方7】
材料:金銀仡20克,金蓮花20克,白菊花20克。
食服方法:將三種花共杵為粗末。每包15克,分裝入紗布袋中。每次1包,沸水衝泡。
功效:清熱解毒,平肝祛風,除翳明目。可用於熱毒壅盛之胞瞼腫痛、白睛紅赤腫脹、羞明流淚、目眵流膿等症。
【方8】
材料:馬蘭頭50克,豬肝100克。
食服方法:馬蘭頭洗淨,同豬肝加鹽、味精等調料,共炒食。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散邪。適用於疫熱傷絡型紅眼病,證見白睛或瞼內有點狀或片狀溢血,患眼灼熱疼痛,眵淚黏稠。
【方9】
材料:地骨皮20克,粳米100克。
食服方法:將地骨皮水煎兩次取汁,加入粳米熬粥,趁溫熱服。
功效:清熱涼血,養胃和中。適用於肝肺火邪上擾目竅所致日赤澀癢不舒,大便經常幹燥者。
【方10】
材料:黃連(酒炒)、天花粉、菊花、川芎、薄荷葉、連翹各30克,黃柏(酒炒)180克,茶葉360克。
食服方法:上藥共製粗末,和勻(最好用濾泡紙袋包裝,每袋6克)即可。每口3次,每次取末6克,以沸水泡燜10分鍾,飲服。
功效:清熱瀉火,祛風明悶。適用於兩眼赤痛、眵多吒燥、緊澀羞明、赤眩貫睛等。
7.幹眼病的食療
幹眼病是指眼結膜、角膜幹燥、軟化症,主要是由於高度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A缺乏所致,表現為眼結膜、角膜幹燥失去光澤,嚴重時知覺衰退、角膜混濁、上皮剝脫、潰瘍、軟化、壞死、穿孔,最後眼內物脫出失明。
【方1】
材料:羊肝,豬肝,牛肝。
食服方法:將上料同取蒸食或煮食皆可。
功效:適用於幹眼病。
【方2】
材料:羊肝150克,胡蘿卜100克。
食服方法:以上各料切成塊,一同煮熟服用。
功效:適用於幹眼病。
【方3】
材料:牛肝150克,黃花菜150克。
食服方法:牛肝150克與黃花菜150克洗淨炒熟服用。
功效:適用於幹眼病。
【方4】
材料:雞肝2個,石決明30克,夜明砂30克。
食服方法:雞肝兩個去筋,用竹筷搗爛,加入鍛石決明粉、夜明砂粉各30克拌和煮爛。分3天服用。
功效:適用於幹眼病。
【方5】
材料:胡蘿卜100克,雞蛋2隻。
食服方法:先將胡蘿卜洗淨、去皮,切片後入鍋加清水煮沸雞蛋去殼放入煮熟,食鹽調味。飲湯吃蛋,每日1劑,1周1療程。
功效:適用於角膜軟化。
8.夜盲症的食療
夜盲症的主要特點為雙目外觀正常,每到夜間或光線暗處即視物不清或不能視物。本病多為視神經和視網膜退行性變和萎縮,維生素A缺乏所致,屬於中醫學的“雀盲”或“高風雀目”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