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私募共贏:總經理PE融資讀本1(1 / 1)

前言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目前為止,外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投資基金)進入中國發展也不過短短二十餘年。然而,它的飛速發展,與過程的起起落落,不僅引起了老百姓的普遍關注,更激發了參與其中的投資者、企業家們的熱情。

在中國,中小企業融資一直是困擾經濟發展的難題,創業板的推出為中小企業家們開啟了一道大門,而PE融資則為企業家們跨入這道大門鋪就了一條希望之路。

我與PE投資的結緣源於我與我先生的相識。每天看著先生忙碌的身影,耳濡目染著PE行業各種鮮活的案例與故事,我從一個旁觀者逐漸變成了一個參與者。由於對PE這個神秘的領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暫時從從事了多年的會計和審計領域中抽身出來,將精力主要集中於PE。它讓我不僅看到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空,也呼吸到了不一樣的空氣。而能夠全麵縱深地探索PE領域,則歸因於我主持的一個科研項目——文化創意產業私募股權融資。這個項目的開展,為我全麵而深入探索PE的理論與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對有關PE書籍的不斷閱讀,我發現,大部分書籍都是為PE的投資者或者管理者準備的,這些書站在投資方的角度進行闡述,而逐漸忽略了PE的另一方——企業家。所以,我萌生出一種“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想法:既然PE投融資是雙方的事情,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站在企業家的角度考慮問題呢?為中小企業家和創業者們提供一點兒幫助,成為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機緣巧合下,我很榮幸得到廣東經濟出版社與北京時代光華圖書有限公司的邀請,它們給了我實現願望的機會。在眾多前輩、學者及業界有誌人士的思想理論的滋養下,我的這一部心得之作麵市了。從PE投資角度到融資角度的角色轉換,很艱難,卻也讓我有了全新的體驗。在集中寫作的大半年時間裏,我不斷地探索實踐,不斷地整理思路,不斷地精練語言,這個過程讓我受益匪淺。在不斷地深入學習後,我發現,這些豐富的知識讓我感到充實。而能夠將自己融會貫通的心得與讀者分享,更令我感到滿足。

本書是按照企業家融資的過程來行文的,采用由點及線,最後再到麵的思路,從企業PE融資動機切入,沿著幫助企業走好PE融資之路貫穿下來。主要內容包括:幫助企業判斷是否需要PE融資,選擇適合自己的PE投資基金,PE融資的前期準備工作,在融資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PE投資基金的退出,等等。而且,在重要的關鍵知識點後,均配以案例進行詳解,做到重點突出。除此之外,本書在最後一章,著眼於企業PE融資的大環境,幫助企業家認清我國PE的現狀。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在充分了解我國PE融資所麵臨的大環境之後,企業家才能根據自身狀況,走上適合自己的融資之路。

本書同時也站在中小企業融資的視角,為中小企業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可操作性很強的PE融資流程,更具實效性,並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本書拋開了其他書籍深邃的理論和名詞,結合精心挑選的現實案例,語言通俗易懂、內容深入淺出。為了提高閱讀的價值,本書還增加了許多相關的知識鏈接,橫向擴充了書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盡量達到“一冊在手,一本通識”的效果。本書雖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家及創業者,為他們成功而高效進行PE融資提供幫助,但由於全書具有輕鬆的語言風格和大量的真實案例分析,所以也適合一般讀者作為了解PE入門知識的通俗讀物。

最後,衷心感謝在本書出版發行過程中付出辛苦努力的工作人員,也非常感謝我先生作為我的第一位讀者給出的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由於本人經驗與學識的局限性,書中的某些觀點難免存在商榷之處,敬請讀者朋友們批評與指正。

希望本書對中小企業的成長壯大起到助推作用,也希望借一己綿薄之力,為我國PE行業的健康發展墊上一塊小小的鋪路石。

張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