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初識催眠(楔子)(1 / 2)

那是在1987年的春天,我們和班上同學一起到蘇州廣濟醫院見習。見習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向我國著名催眠大師馬維祥先生學習催眠術。

關於催眠術,先前我們也有一鱗半爪的了解。基本的感覺是將信將疑,更準確地說是信多於疑。這次到蘇州,是想來個“眼見為實”。不過,說老實話,我們的期望值並不高。

馬老師的教學方式頗具“學究氣”。他的教學安排是先講三天的催眠理論、曆史,然後再進行操作階段。第一天大家都耐著性子聽,其實心裏都想早點看到書上所描述的那些神奇的催眠現象。馬老師為人的謙和與平易近人的風格很快就顯示出來了。一天接觸下來,師生之間的氣氛已相當融洽。到了第二天,就有同學向馬老師提議,能不能先讓我們看看催眠施術,然後再講理論?這一提議立即得到同學們的一致首肯。馬老師也隻得從善如流了。

他說:“沒問題,我們就先看催眠施術吧,正好我有個病人要接受催眠治療。”

“不!您能不能就讓我們同學做被試?”提議者的眼神中有一絲狡詰的目光。同學們也都會心一笑,大家心知肚明。

馬老師怎麼看不出同學們的心思呢?“好罷,就按你們說的辦。誰願意來擔當被試呢?”

有同學自告奮勇站了出來。

我們平生第一次看到的催眠施術就這樣開始了。當時,我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個事件對我們一生的專業方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請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什麼也不用想……好的,你做得很好。請全身肌肉放鬆,再放鬆一些……你現在感到手臂很重,不想動,一點也不想動,想動也動不了了……很舒服,你現在感到很舒服。好的,現在你的眼皮再放鬆,!再放鬆一些,你的眼皮也很重了……肯定是這樣的,不會錯的!你已經不想聽外邊的聲音了,一點也不想聽了,聽到的也很模糊。隻有我的聲音你聽得很清楚……下麵我開始數數字,從一數到三,當我數到“三”的時候,你將進入催眠狀態,會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舒服的感覺。

……

好的,一會我把你叫醒,醒來以後你將忘記催眠過程中所有的事情,隻是感到很舒服地睡了一覺,感到精神很振奮……

這位同學醒來以後,大家一擁而上。紛紛詢問她的感覺到底如何?

“的確很舒服,真的。不過我還是能聽到外麵的聲音,也沒有忘記催眠過程是發生的事情。”她坦白地說道。

失望的情緒籠罩在我們同學心理世界的上空。大家都看著馬老師,看他對此作如何解釋?當然,對於一位尊敬的長者,我們並不想讓他難堪。

誰知馬老師的表情平靜得很,似乎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更沒有對施術過程有半點懷疑之意。他說:“這很正常,不是所有的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能進入催眠狀態,更不是第一次接受催眠就能進入比較深的催眠狀態。下午我們繼續。”他的語氣顯得很有信心。

馬老師走後,同學們立即議論開了。懷疑論者占了上風,有人甚至提出下午應該如何“配合”馬老師,以讓馬老師麵子過得去。

下午的催眠過程進行得異常順利。隨著馬老師的暗示指令,我們發現,我們那位同學麵部表情愈來愈呆滯,直覺告訴我們,她好象是進入催眠狀態了。

隻見馬老師的語氣愈來愈堅定,斷然肯定:“你已經進入催眠狀態了,現在,我用針紮你的手,而你不會感到有任何痛苦。”說著說著,從口袋裏掏出一根針,就往她的手臂紮去。所有在場的人都捏了一把汗,這可是動真格的啦!什麼事情都可能“配合”得起來,這種事情想忍也忍不往啊!

可她的手臂竟然沒有發生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無條件反射——退縮反應!

馬老師的暗示指令在繼續進行:“很好!你現在感覺很舒服,真的很舒服!你正在體驗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愉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