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俞敏洪,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在他身上,纏繞著兩種看似矛盾的性格特質。一方麵,他倔強不屈,有著鬆樹的剛性;另一方麵,他感性瀟灑,有著楊柳的靈活。兩種迥然相異的性格,構成了奇妙的組合。
行動指南
對於企業家來說,真正的情緒管理既要“喜怒不形於色”,更要“喜怒不形於心”。
2月12日
所應追求的希望和勇氣
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如煙往事,我們唯一能夠珍藏心中的是我們從今天的學習、工作和奮鬥中所得到的精神啟示,是在失敗和挫折後所得到的一種自我肯定。在將來的歲月裏,我們的心靈將引導我們,使我們能夠更加瀟灑地對待新東方麵臨的成功和失敗,並在成功和失敗時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生命最終的輝煌。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新東方能夠成為希望和勇氣的代名詞。
——摘自2005年俞敏洪在新東方員工大會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平安卻不平靜,更不平坦。這就是新東方以及俞敏洪的真實際遇。
2005年新東方員工大會上,俞敏洪想起了很多,想起了早年草創英語培訓班時,在低矮破舊的小平房裏度過的淒風苦雨;想起了點點燭光、聲聲誦讀的課堂長夜;想起了“非典”肆虐之時“退課”大潮的洶湧澎湃……對於俞敏洪來說,新東方的英語教育,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更有尊嚴,為了更多的人在精神層麵更加堅強、更加富足、更加自立。
1996年,徐小平、王強、俞敏洪聯手創業,共同打拚。那時候的他們,充其量隻是“一小撮”清貧羸弱、一無所有的知識分子。但是經過精神的陶鑄,生活的曆練和磨難的洗禮,他們成長為“先富起來”的有理想的企業家。新東方試圖通過這樣的生動案例,向那些饑渴求知的學生們傳播英語之外的感動和力量。
徐小平、王強回國之後,俞敏洪做了4件事:花費30萬元人民幣購置“帕薩特”轎車,淘汰掉“紅大發”麵包車;善意解聘了原來負責移民業務的老外,放手讓徐小平開展移民谘詢業務;將管財務、行政、後勤的妻子請出,逐步弱化“夫妻店”形象;重新劃分地盤,確定新的利益格局——徐小平負責留學、簽證、移民和谘詢,王強負責基礎英語培訓。
創業之初的一段時間裏,新東方隻以英語教學為主,並沒有主動給學生們灌輸一種思想境界和人生意義的指導。後來,俞敏洪發現在課堂上單純講授英語的應試技能效果並不好,很多學生常常昏昏欲睡,或者幹脆伏案而眠、鼾聲四起。俞敏洪還發現,一些從新東方結業的學生沒有記住“俞老師”在課堂講授的背誦英語單詞的種種技巧,而是牢牢記住了他在課堂上不經意間說的“至理名言”。學生們把俞敏洪在課堂上傳播的“名言”,作為激勵自我的座右銘,指引自己的事業進步。這個時候的俞敏洪意識到,新東方的課堂教學應該有意識地向學生們灌輸有關成功哲學、精神勵誌的故事和思想。
長此以往,這樣的授課模式建構了一種堅不可摧的“新東方精神”。
行動指南
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在於你的教育背景有多深厚,經曆有多顯赫,而在於你對自己的未來保持怎樣的心態和追求。
2月13日
蝸牛的堅持
金字塔如果拆開了,隻不過是一堆散亂的石頭;日子如果過得沒有目標,就隻是幾段散亂的歲月,但如果為了實現一個夢想而每天去努力,那散亂的日子就累積成了生命的永恒。
——2006年1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古埃及的寓言故事裏,能夠抵達金字塔頂端的隻有兩種動物,一種是雄鷹,憑借與生俱來的飛翔本領呼嘯而上;另外一種動物則需曆經千難萬險才能在九死一生的狀態下攀越金字塔,它就是行動緩慢的蝸牛。長期以來,俞敏洪都以蝸牛自喻,“成績越不好越開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我這輩子最賺的就是不太聰明。到今天為止,我認為我還是一隻蝸牛,一直在不知疲倦地爬,也許還沒有爬到金字塔的頂端。但是隻要我還在攀爬,就足以給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