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演——形象是演出來的(3)(1 / 3)

正是達爾文善於成人之美的行為,才換來了華萊士對達爾文的莫大尊敬。

要做到成人之美也不是一件易事,因為每個人都有取得成功的願望,麵對成功,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自己,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甚至難免會勾心鬥角,壓製別人以成就自己,往往越是如此,越是給自己設置了障礙。其實在你幫助別人、成人之美的同時,無意識地為自己營造了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隻要機會一來,你的成功將是驚人的。

◆收起優越感,不要自顯高明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這句話真是沒錯。因為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有了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還優越,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造成羨慕和嫉妒。

李先生是某地區人事局調配科一位相當有人緣的骨幹,在他剛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裏,幾乎在同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因為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滿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勁吹噓他在工作中的成績,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請求幫忙,哪個幾乎記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給他送了禮……等等“得意事”,但同事們聽了之後不僅沒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有意無意地跟他疏遠。

李先生不明白那些同事為什麼冷落自己,他並沒有得罪他們呀!後來,經當了多年領導的老父親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問題的症結到底在哪裏,從此他很少談自己而多聽同事說話,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誇耀自己的成就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李先生與同事閑聊的時候,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歡樂炫耀出來,與其分享,而隻是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謙虛地說一下自己的成就。這一來,他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好,無論上司、同事還是下屬,無不樂意與他交往。當他從科長升副局長時,沒有一個人說閑話。

老子曾說過:“良賈深藏寶若虛,君子盛德貌若愚”,是說商人總是隱藏其寶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卻顯得愚笨。這句話告訴人們,必要時要藏其鋒芒,收其銳氣,不可將自己的優勢讓人一覽無餘。

沒有人願意承認別人竟然比自己高明。所以,在與人交往時,假如你確實比對方高明,別人是看得到的,但你不必試圖證明你的高明。比方說,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錯誤的話,或者做了一件你認為錯誤的事,這時,你告訴他正確的應該是什麼,無形中將對方擺在學生的地位,而自居為老師。除非你真的是他的老師,否則他必然不服氣。即使你真的是他的老師,他同樣會存有異議。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說:“你不可能教會一個人任何事情;你隻能幫助他自己學會這件事情。”

無論是在言語還是在行為方麵向人暴露自己的優越心理,都是令人反感的,所以智者會盡量保持甘居人下的謙遜姿態,結果他們反而受到大家的景仰,被人們舉得高高的。這難道不是一種更高明的策略嗎?

對別人不感興趣就是傷害

“不對別人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諸於這種人。”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說,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認為很重要。如果對方感覺到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他一定會對你產生好感——沒有人會討厭一個喜歡自己、尊重自己的人。

有些人自視甚高,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卻忘了別人也需要這種感覺。他們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對人的輕視,於是受到大家的疏遠。隻有使別人產生重要的感覺,你才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如何使對方產生重要的感覺呢?禮貌上的尊重是毫無疑問的,關鍵是你要把他放在心上,同時還可以采用一些讓人產生好感的方法,比如:

關心對方關心的事。他關心自己的利益,關心自己的健康,關心自己的家人……你隻要對他的利益,他的健康,他的家人……表現出足夠的關心,他就會把你當成自己人。

欣賞對方欣賞的事。他欣賞自己的成就,欣賞自己的能力,欣賞自己的風度……你隻要對他的成就,他的能力,他的風度……表現出你真誠的欣賞,他一定會欣賞你,把你當成難得的知音。

請教對方擅長的事。自己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事情,不妨向對方求教,既可增長見識,又能得到對方好感,何樂而不為?

“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這是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的一句名言。

你輕視一個人,你就不會把他放在心上,對他的一切都漠不關心。你重視一個人,你就會關心他的感受,關心他所處的狀況。當他感受到你的輕視或重視後,也會報以同樣的態度。當你想改善和鞏固跟某個人的關係時,把他放在心上,無疑是一條捷徑。

◆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注

你的關注是你重視對方的一種表現,這會讓對方感之於心而發於情,從而對你產生很深的好感。

王嘉廉是一位美籍華人, CA公司的創始人。作為軟件界的大腕,他被譽為是“華人中惟一可與比爾·蓋茨抗衡的人。”在他的公司,員工的忠誠度相當高,令其他企業界人士十分羨慕。他建立員工忠誠度的辦法是什麼呢?除了給予員工高於同行的待遇外,還有一個秘訣:讓員工時刻感受到受重視、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