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璿道君(2 / 2)

福不屈點點頭感歎道:“知道她無恙,已是天大的好消息了。隻是不知何時能有機會當麵致謝。”

清境上人笑著摸了摸胡須道:“兩位道友,來日方長。”

熊君山拍了拍福不屈的肩膀安慰道:“清境上人說的對,來日方長。”

兩人告別清境上人後,出了海事閣大門,就接到辰風道宗的消息:他們通知明天將啟程返回輝鳳宗,請他們二人做好準備。

在福不屈回複消息之後,海事閣內迅速走出一位穿著一襲長袍管事:“靈渠道君和清風道君請留步,清境上人吩咐下來,剛兩位走後,他就傳消息去青璿道君處,青璿道君也想見見兩位,請跟我這邊走。”說完就前麵帶路。

熊君山和福不屈回頭看了下海事閣的大門,對著大門一鞠躬然後同聲說道:“多謝清境上人。”轉頭就跟上了上去。

一襲長袍管事領著兩人穿越了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街道,三人逐漸遠離了街頭的喧囂,到了一扇古樸而莊重的大門前。這扇大門表麵雕刻著繁複精美的圖案,每一條紋理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門楣之上,一塊匾額赫然在目,上麵鐫刻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風雲閣”,字體古樸典雅,透出一股不凡的氣勢。

管事輕輕推開大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鼻而來,仿佛瞬間將三人帶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門內,是一條曲折蜿蜒的回廊,穿過曲折的回廊,盡頭是一間寬敞明亮的議事廳。沿途,不時有身著各色道袍的修士匆匆而過,他們或手持法器,或背負長劍,神色各異,但都顯得行色匆匆,似乎各自都有重要的任務在身。

不久,一行人來到了一座裝飾典雅的庭院前。庭院內,奇花異草爭奇鬥豔,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潺潺流過,溪邊一座涼亭內,一位身著青衫的女子正端坐其中,手持一個燈籠的骨架,神情專注看著。她便是青璿道君。

“靈渠道君、清風道君,青璿道君已在此等候多時,請隨我來。”管事輕聲說道,然後引領著熊君山和福不屈走進了涼亭。

青璿道君抬頭,目光溫和地掃過二人,微微一笑,道:“二位道友,別來無恙。”

熊君山和福不屈回應道:“青璿道君。”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

三人劫後餘生,再見麵時,場麵既溫馨又帶著幾分難以言喻的感慨。

青璿道君首先打破了沉默,她的聲音柔和而堅定:“靈渠道君、清風道君,未曾想我們還能在這樣的情境下重逢,看到你們安好,我心中甚是寬慰。”

福不屈回應道:“的確如此,見到青璿道君安然無恙,我的心中也感到寬慰。”

熊君山回應道:“此次,我們二人前來,一是專程感謝青璿道君,二是探望青璿道君的傷勢。如有任何需要我們協助的地方,請盡管告知。”

青璿道君微笑著點頭道:“我師傅已經找人給我看過了,性命無憂,隻是……”

福不屈追問道:“怎麼?傷勢嚴重?”

青璿道君釋然的笑著道:“元嬰、法寶、丹田皆破碎、無法再進一步修煉。如今,青璿是一介凡人罷了。”

此言一出,現場兩人皆是一怔,對視一眼,眼中湧起了複雜難解的情緒。

現場再次陷入寂靜。

片刻後,福不屈輕咬下唇,出言安慰道:“青璿道君,修行之路異常坎坷,但隻要心中有道,便無畏前行。”

旁邊的熊君山亦是點頭,麵上帶著敬意道:“青璿道君,道法千千萬萬,以你的智慧與慈悲,定能重振旗鼓。”

青璿道君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過往的釋懷,也有對未來的期許:“二位所言極是,修為雖失,道心未滅。或許,這正是上天給予我的另一番考驗與機遇。我將以凡人之軀,重新探索這個世界,尋找屬於我的道。”

三人相視一笑,無需多言。

青璿道君把玩那燈籠骨架對著兩人說道:“你們還記得船上有一個,手持紅燈籠穿黑衣的女修嗎?”兩人想了想,都點點頭。

熊君山看著燈籠骨架道:“我記得她當時是,在你施法結束後,用燈籠護住你了。”

青璿道君肯定道:“確實,隨後船體遭到肢解,在遭遇混亂的水流時,也是她用這盞燈籠始終守護著我。當我蘇醒時,她已經不見了蹤影,隻留下這破損的燈籠,伴隨著我在洶湧的水流中漂流。回來我醒後,便去查了她的信息,原來她叫陸季白,道號赤醇,來自攝山陸家,是陸家的天子嬌子。”語氣滿是惋惜。

熊君山稱讚道:“赤醇道君大義!”

“是啊!”

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