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 ------徐特立
辦事自信不能少
胡雪岩的“紅頂商人”之名,已經為我們所熟悉。的確,胡雪岩能成為名震天下的一代商賈,與其擅長的商道密不可分。胡雪岩最擅長的商道是什麼呢?胡雪岩有句名言:“立誌在我,成事在人。”這與帶有宿命論色彩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著根本的不同。
胡雪岩立誌要自己當老板,開拓一番事業。他當初創辦阜康錢莊時,從外部環境來說,當時國家正處於戰亂之中,並且太平天國活動的主要區域,也正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東南一帶。而晚清的金融業還是山西票號的天下,東南地區後起的寧紹幫、鎮江幫經營的錢莊的實力和影響還遠遠不及山西票號。
從自身條件看,胡雪岩此時除了具有在錢莊學徒的經驗外,身上不名分文。但他踏入商界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創辦自己的錢莊。此時的胡雪岩所憑借的也就是他的那份自信。他相信憑自己對錢莊業務的深刻了解,憑自己精到的眼光和過人的手腕,當然也憑借官場靠山王有齡的幫助,他足以開辦一家錢莊並將其發展成為第一流的、可以與山西票號分庭抗禮的錢莊。就憑著非凡的自信,他的阜康錢莊說辦就辦起來了。
當他商業大廈即將倒塌,麵臨破產的最危急的時刻,他也絕不肯做坑害客戶隱匿私產“拆爛汙”的事情。他相信自己雖敗不倒。胡雪岩說:“我是一雙空手起來的,到頭來仍舊一雙空手,不輸啥!不僅不輸,吃過、用過、闊過,都是賺頭。隻要我不死,我照樣一雙空手再翻過來。”這更表現了一種能成大事者的自信!一個有大成就者必須具有這樣的自信。
古往今來,凡是想成大事、能成大事者,都具有一種大自信。所謂“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天生我才必有用”……這些都展示出了那些有大成就者的豪邁胸懷。常言道,自信方能自強。隻有自信,才能做到知難而進,才能有臨淵不驚、臨危不懼的英雄本色。說到底,一個人的自信心,實際上也是辦事成功的無形資本,是一種內在動力。
英國曆史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杜邦率軍未能攻下克切斯城,他在法拉格特將軍麵前極力為自己開脫責任。法拉格特聽完後隻說了一句話:“一個重要的原因你沒有講到,那就是你一開始就不肯相信自己能成功。”事實的確如此,你一開始辦事就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那麼你絕不會成功。明白了這個道理,再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他人的幫助,我們才能將事辦好。
湯姆 鄧普西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但父母從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結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如果童子軍團行軍1O公裏,湯姆也同樣可以走完1O公裏。
後來他學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專門請人設計了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但是教練卻盡量婉轉地告訴他,說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讓他去試試其他的事業。最後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並且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孩子如此自信,便對他心生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加入球隊後,湯姆 鄧普西便開始了刻苦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困難接踵而至。麵對難以忍受的痛苦,他每一次都堅強地挺了過來,憑借頑強的自信突破了所有的障礙。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加深了,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了好成績,並且為本隊掙了分。這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為他的球隊掙得了99分。
在其中的一次比賽中,球場上坐了66000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了幾秒鍾。這時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
當湯姆進場時,他知道他的隊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那是由巴第摩爾雄馬隊畢特 瑞奇踢出來的。球傳接得很好,鄧普西一腳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筆直在前進。但是踢得夠遠嗎?千名球迷屏住氣觀看,球在球門橫杆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接著終端得分線上的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3分,湯姆所在的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因為這是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手的球員踢出來的。
“真令人難以相信!”有人感歎到,但是鄧普西隻是微笑。他之所以能創造這麼了不起的紀錄,正如他自己說的:“自信是成功的種子。世界上沒有什麼我不會做的,隻要有信心就能彌補先天的不足,就能戰勝人生道路中的困難,進而獲得成功。”
先天的不足,也許一種是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但如果一味抱怨命運的不公,最終會成為命運的奴隸;積極地接受並挑戰命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愛迪生小時候不也隻是個半聾的、被老師認為朽木不可雕,而且還希望他自動退學的男孩嗎?可是,他沒有屈從於命運的擺布,而是以頑強的自信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全世界的“發明大王”。他不但發明了電燈,還陸續發明了放映機、留聲機等2OOO多種產品。當他去世時,美國人在晚上9點59分,全國熄燈一分鍾,以紀念這位電燈的發明人。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走路,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但他並沒有因此讓命運牽著自己的鼻子走,而是自信地戰勝了命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辦事”就像是一場拳擊比賽,挫折就是你的對手。而你戰勝它的拳頭,就是你的自信。人隻有在充分自信的狀態下,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人也隻有在充滿自信的狀態下,才能使自己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勇氣和力量。自信是比金錢、家世、親友、環境更有用的條件,因為它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它是人生可靠的資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難、排除障礙,爭取勝利。
分析一下那些辦事成功的人,可以發現,他們無一不具有強烈的自信。他們意誌堅定,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足以使他們害怕退縮。他們堅信自己的能力,堅信隻要自己付出最大的努力,最終會贏得勝利,也就始終沒有被挫折所擊倒。
不講信譽不能要
有個年輕的小夥子,在一家房地產交易所工作。一次帶一位買主去看房子,小夥子知道這處房子各方麵都不錯,就是屋頂有點漏,需要翻修。當買主看完房之後,很滿意,但表示他們資金有限,如果沒有別的花費,他們就決定購買。但這個小夥子說,這座房子需要2萬元重修屋頂。他知道,如果說出真相,有可能毀掉這筆生意。果然,買主一聽要花這麼多錢修屋頂,就不肯買了。一周後,小夥子聽說他們在別的地方買到了合適的房子。
老板很不滿意小夥子的做法,認為他們並沒有問屋頂的情況,主動告訴買主是愚蠢的。然後把小夥子解雇了。
如果小夥子是個不講信譽的人,他可能會這樣想:我真是愚不可及,我何苦為別人操心呢?白白丟掉了代理費,真不該把真相告訴買主,我下次再不會這樣做了。
可是,這個小夥子希望自己做個有信譽的人。他一直受的教育是要講實話,他的父親總對他說:“你說的話一定要算數,如果你想在生意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把信譽放在第一位,就必須對人恪守誠信。”所以小夥子總是把信譽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現在工作丟了,他仍然沒有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後來小夥借了筆錢,自己開了間小房地產交易所。雖然開始他因為說實話,丟掉不少業務,可幾年之後,他漸漸贏得了人們的信任,美名遠揚,事業飛速發展,生意越做越大。
小勝靠謀,大勝靠德。誠實才是最大的聰明。記得有位商界巨子說過:“現在就是我全部的財產都不複存在了,我用不了幾年會重新擁有,當然,這不僅僅是說我有了創業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我建立起了我的誠信度和美譽度。”所以,我們的信譽度就是無形資產,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我們能盡早建立,它會使我們終生受益無窮。
“真誠到永遠。”這句話是讓我們“活到老,誠實到老”。我們不能覺得誠信是幾天、幾年就可建立起來的,它是需要我們終生來維護的。我們不能因為認為自己的信譽已經建立起來了,就掉以輕心,有時一件小事足以把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信譽毀於一旦。要知道,能讓我們比較安全的信條是:誠信的建立永不會完成,我們的誠信尚在建立之中。
孔子說:“人無信不立。”信譽是個人的品牌,是個人的無形資產。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信”成了與危機相連的詞彙。人才的信任危機,商業的信譽危機,嚴重破壞了社會結構,造成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相互防備與猜疑,造成了嚴重的交易資本損耗。
在個人生活或事業上,我們可能由於說老實話而失去某些東西。但在渙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如果沒有建立起信譽,沒有樹立起正直誠實的聲譽,那我們就不是失去某些東西了,我們失去的是全部或者是什麼都得不到。
有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位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女學生,畢業時成績優異,便決定留在德國發展。憑著自己的優異成績,她開始到一些大公司求職,但是,總是遭到拒絕。她因此很是傷心、惱火。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她隻好收起高才生的架子,選了一些小公司去求職,心想,這次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被“有眼無珠”的“德國佬”趕出門了!然而,她還是被拒絕了。
無奈,她不得不再求其次,選擇那些隻有幾個人的小公司去應聘,但結果還是一樣。
她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叫道:“你們這是種族歧視!我要控告你們……”
對方沒有讓她把話說完,低聲告訴她:“女士,請不要大聲說話,我們去另外的房間談談好嗎?”
走到另一個房間,對方請憤怒的留學生坐下,給她送上一杯水,然後從檔案袋裏抽出一張紙,放在她麵前。留學生拿起看了看,是一份記錄,記錄她乘坐公共汽車曾逃票三次。她很驚訝:原來就是一因為這麼點小事而使她屢被拒之門外。
憤怒的留學生決定不找工作了,她想到銀行去貸款,自己創業。結果,還是被拒絕了。原因相同,還是逃票記錄讓她丟失了貸款的機會。
無奈之下,這位留學生隻好回國。
一個人一旦缺失了信譽,就失去了辦事的資本。那位留學生可能以為逃票隻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在德國人看來可是一件大事。因為,在德國抽查逃票一般被查住的幾率是萬分之三,這位高才生居然被抓住三次,在嚴謹的德國人看來,大概那是永遠不可饒恕的。
一個不講信譽的人,即便他在平時表現得很好,一旦觸及到其個人利益,他可能就會表現出自己的本性。一個沒有信譽度的人,誰與他辦事能放心呢?誰又肯信任他呢?
一個視信譽為生命的人會不折不扣地履行他的諾言,會一絲不苟地完成自己承諾的事情。隻有講信譽並且視信譽為生命的人,銀行才可能借錢給你,商人才敢跟你做生意,別人才能與你合作,公司也才願意聘用你,你才能辦成更多的事情。
一位信譽良好的人,信譽就是他的辦事通行證,也是他的社交通行證。有了信譽資本,我們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聰明的人懂得在辦事中建立自己的信譽資本,懂得用下麵的表現突出自己有信譽的形象:
(1)不要輕易承諾
答應幫別人辦事,首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能做到。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做的事,最好不要逞強答應人家。當你告訴對方自己辦不到時,對方可能隻是有一點失望;但當你答應人,卻沒有辦到時,對方心裏就會有抱怨,非但沒有好處,還影響了自己的形象。
(2)千萬不要欺騙和說謊
我們最可貴的品質就是誠實。沒有一個人能運用欺騙的手段走向成功,即使一時得逞,也不可能不被發現。不為利動,沒有欺騙,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言行一致,這種美譽所取得的價值要比從欺騙中得來的利益大過千倍。
(3)給自己留點回旋的餘地
無論是說話還是辦事,都要給自己留點餘地,不要把話說到底。比如,自己不能確定能辦的事,可以說:我盡力去辦,但這件事可能有點難度,我沒有足夠的把握。這樣即使辦不成,也不會讓人覺得失信。
(4)不要為眼前的利益迷惑
辦事不容易,要想辦好更不容易。也許眼前的利益可以讓你得到一時的滿足,但從長遠看,這種眼光就顯得非常短淺。事實上,所有成功的企業無不是以誠信為本,所有成功的人無不以誠實立身。我們要想在社會上立足,一定不要為眼前的利益迷惑,要把眼光放遠一點,要看到潛在的利益。
戴爾 卡耐基曾經說過:“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斷送了都不需要多長時間。就算你是一個極謹慎的人,僅須偶爾忽略,偶爾因循,那麼好的名譽,便可立刻毀損。所以養成小心謹慎的習慣,實在重要極了。”
當機立斷不能少
當機立斷,才能做成大事,猶豫不決就會一事無成。有些人總是前怕狼後怕虎,最後耽誤的還是自己。做事必須要有這樣一種精神:當機立斷者,善於觀察動態,提出果斷措施,弭亂於已形,如無超人之魄力,難以應付瞬息萬變之局麵。機勇者,臨危不懼,臨難不驚,機勇沉著,鎮定乃爾,諸葛亮的“空城計”,即顯示出戰略家的膽略。
三國時期,吳蜀兩國經常聯兵攻打魏國。這便是蜀將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政策。公元208年,曹操占領荊州後,統帥水、陸兩軍數十萬,揮師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東吳。東吳與劉備聯軍,共同抗擊曹操。周瑜和魯肅審時度勢,指出曹操冒險用兵有四患,並親率吳軍與劉備聯軍大破曹操於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大戰勝利後,諸葛亮便乘機占領了荊、益兩州,協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麵,他自己也功拜丞相。公元223年,劉備死後,他便輔佐劉禪,主持軍國大事。
馬謖是蜀國的將領,得諸葛亮器重,遷任為參軍。公元229年,諸葛亮興兵攻魏,命令馬謖督諸軍為前鋒,與魏將張邰大戰於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節製,指揮失宜,最後為張邰所敗。諸葛亮的興兵計劃遭到破壞,被迫退兵漢中,將馬謖下獄,死於獄中。曆史故事“孔明揮淚斬馬謖”講的就是這個曆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