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思索之後,李木心中生出了一絲怨氣。
然而,盡管李木發現了拾荒樂趣橫生,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勤勞了一些,他這日賺了2元。
對於李木而言,這種賺錢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
隻要多加勤奮,每個月賺到100元也非全然不可行。
因此,宋大海其實沒有吹噓,因為這是有希望實現的。
一進門,李木的母親劉翠華便開口詢問了起來。
李木如實地告知了她所做的一切。
即使聽聞他人講述,劉翠華依然不願看見兒子真地去拾荒。但聽兒子親口證實了此事,她心裏知道已無可更改。
了解到兒子這天就靠拾荒賺了2元,劉翠華一時震驚不已。
按這樣的節奏,每月能有60元進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或許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機會,宋大海每天樂此不疲。
倘若孫富貴沒有投身課外輔導班,肯定也樂意去撿拾雜物。
既然李木自願拾荒,劉翠華雖心懷顧慮,但也未出言阻止。
盡管不夠光彩,但這畢竟是一項收入來源,尤其是當前家境並不寬裕。
劉翠華有心想促成兒子與張小花的離婚,但張小花堅決要求一筆贍養費,否則不可能鬆口。
此外,今後撫養孫誌遠,甚至李木再婚,都需大量資金。
假如李木不去拾荒,目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不如繼續撿拾。
於是,盡管心疼兒子,劉翠華並未再多加幹涉。
即便有了些進賬,但這天,李木並未在外麵吃晚餐,此刻饑腸轆轆。
“媽給你煮些麵吧。”劉翠華提議道。
家裏尚有幾根掛麵,劉翠華便打算給他做碗麵條充饑。
李木便坐在家中等候,而母親則忙碌著為他下麵。
找出了麵條,並隨手取了個雞蛋,劉翠華走向了廚房。
水很快燒開,將麵條投入鍋中烹煮,不多時,一碗熱騰騰的麵就端到了桌上,上麵淋了一點醬油,臥了個煎蛋,香味撲鼻。
當劉翠華端著這碗香氣四溢的麵遞給了李木,王小花的智力受損兒子便嚎啕哭泣,試圖爭搶。
但是,無論是劉翠華還是李木,都不打算分享。
這頓飽腹的飯菜令李木感到滿足。
時間尚早,家中又無事可做,他決定出去散步。
出門之際,李木發現四合院內有一位老鄰居仰躺於地,走近一看,竟是鄭大福。
大概是在跌倒後失去了意識。
目睹眼前情景,李木內心稍作盤旋:鄭大福手頭寬裕,若將他送到醫院,對方或許應給予一定的回報?
片刻思索後,他打定主意,計劃將鄭大福送往醫院,但同時也準備索取5元作為答謝。
主意已決,李木沒有拖延,即刻行動。
迅速背起鄭大福時,這一幕被郭立新無意間捕捉。
“木哥,你這位大爺怎地了?”郭立新詢問。
“他在院子裏絆倒了,目前處於昏迷狀態,我要帶他去看醫生。”李木語氣平淡地回答。
說完這句話,李木便急切地帶著鄭大福衝向前庭。
穿過院子到達醫院門口,李木一口氣將老人背到醫療中心。
摸了一下鄭大福的錢包,他找到十幾元錢。
繳納掛號費僅需數角,其餘則悉數揣入自己口袋。
醫護人員立即為鄭大福進行了初步診斷。
郭立新亦步亦趨,一同趕到醫院。
檢查進行得很快,但直到此時,鄭大福仍未蘇醒,結果還需等待片刻。
隨後不久,劉翠華也聞訊趕來。
李木心中有所盤算。
盡管出於利益考量,但他確實幫了老人一把。
原本,他根本不關心鄭大福是否安危。
郭立新還讚賞他樂於助人的舉動。
畢竟鄭大福與李木並無幹親之緣,而後者竟肯伸出援手,
李大海不願讓傻柱照顧張中華的晚年生活。而如果改由鐵栓來照顧,情況會怎樣?
了解到呂婉蓉的真實目的後,李大海也不得不認真思考。
假使真的讓鐵栓來照顧張中華,那張中華的日子肯定會變得很艱難,但是史家可能會因此獲得極大的利益。
正是出於這一考量,呂婉蓉顯得尤為積極主動。
李大海不僅不願意看到張中華過得好,同時也反感史家的得意樣。
然而,隨便找個人來擔任張中華的看護並不合情合理。
目前,一方麵傻柱表示願意照顧張中華,另一方麵鐵栓也提出了請求,雙方為此爭執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