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四合院265(1 / 2)

“方海明,你給我閉嘴!趙曉肯定是我家伯父的幹兒子。”阿福憤怒地回應道。“或許真是幹兒子,但這可能並非事實。”唐村長笑著說。阿福緊握雙拳,唐村長隻好訕笑作罷。他明白,若再有人詆毀趙大力,阿福會直接動手。見此情景,大家都保持了沉默。

阿福雖然吃驚林芳攜趙曉出現,但很快意識到,趙曉應是徐大華的兒子。林芳不讓趙曉跟隨徐大華的姓,而讓他姓趙,必然是與自己伯父關係密切的緣故。《逆流時代》於莉的兒子也跟趙大力同姓,這意味著什麼呢?阿福認為這說明自己的伯父是個善良的人。因此,麵對方海明的汙蔑,阿福果斷站了出來。再加上原本與方海明的關係就不佳,兩人對立更加尖銳。因為阿福與徐大華長期不和,易老頭偏向阿福,而方海明則傾向於徐大華。方海明當初支持徐大華,一方麵是為了與易老頭對抗,另一方麵也是看中了徐大華的手段。徐大華曾負責放電影,經常下鄉帶土特產,也送些東西給方海明,雖非昂貴之物,但在徐大華與阿福產生分歧後,方海明自然選擇站在徐大華一邊。鑒於長期以來的關係疏遠,阿福今天自然不願給方海明麵子。若方海明再多言一句,他定會教訓對方。方海明雖不笨,了解阿福的性格,故雖然心懷不滿,也不敢多說一句話。“趙曉應該是二伯的幹兒子。”孫玉萍也支持阿福的看法。實際上,她確實相信趙曉是趙大力的幹兒子,甚至懷疑趙曉可能不是林芳親生,而是林芳收養的。再者,即便趙曉是趙大力的私生子又怎樣?這對於趙大力隻是一個小問題而已。“大家都散了吧!”趙大清建議道。沒有更多可議論的內容,人群逐漸散去。當然,等趙大力回來時,總會有人提出質疑。例如孫金萍必定追問此事,阿福也會

在農莊裏,李大慶正忙著挑糞,豬圈的味道直衝腦門。辛勤勞作之下,李大慶的覺悟逐步提高。不過,在農田勞作的人可不止李大慶一人,周圍還有很多人在割草或是鋤地。正當李大慶忙碌時,忽然有人過來告訴他,周素珍來看他了。自從李大慶來到這片農村開始勞作,周素珍幾乎從不來看望他。但每次周素珍來訪時,總會帶些什麼小東西。即便是幾個麵餅,對李大慶來說也是極好的。於是,李大慶停下手頭的工作,不是要偷懶,因為他還需要完成剩下的活計。見到周素珍時,李大慶注意到她的神色不太對勁,再看見周素珍兩手空空,他的麵色也有些不悅。“你這次沒有帶什麼東西?”李大慶眉頭緊鎖地問道。而周素珍卻瞪著李大慶:“李大慶,你給我解釋清楚,唐燕為什麼會有個兒子?”“唐燕有個兒子?”李大慶的神情陡然變化。李大慶早知唐燕離京時懷有身孕,沒想到竟然誕下了一位公子。“唐燕沒讓孩子隨你的姓,反而讓孩子跟著她的姓,名為孫洋,孫天成是那孩子的父親。”周素珍繼續說道。聽完這些話,李大慶的表情陰晴不定。孫洋?孫天成的兒子?李大慶臉露難色,他心底燃起了想找孫天算賬的衝動。見到李大慶這幅憤怒的模樣,周素珍並不感到意外,一切在她的預料之內。在周素珍眼中,那個孫洋無疑就是李大慶的親生骨肉。而李大慶長期以來對兒子的事情念茲在茲,聽說有了一個兒子本來應該是喜事,但現在這個兒子卻要隨別人的姓,他心裏的憋屈顯而易見。不過,事情並非完全如周素珍所想。這次來訪的周素珍帶著某種情緒而來,當看到李大慶這般反應時,她心中的不滿多少得到了一些緩解。“好了,我還得回去上班,改天再來。”周素珍起身告別,轉身離去。李大慶看著周素珍就這樣離開了,沒有多說什麼。此刻,李大慶的心情充滿了無助與憤怒。

……孫天成從未擔心過孫洋的學習問題,這個小孩從小就聰明伶俐。其他與孫洋同齡的孩子還在學小學的知識,孫洋已經開始學習初中的課程了。孫天成有時候會開玩笑說,說不定孫洋也是個穿越者。當然,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知道這隻是個玩笑而已。孫洋的聰明程度確實罕見,可以說他是位天才兒童。相比之下,孫天成的其他孩子們顯得較為普通。這次返回北京,唐燕打算讓孫洋留在城裏繼續學業,並考慮將生意拓展到城裏來。之前離開是因為不得已而為之,現在則有了回家的機會。在唐燕的別墅裏,孫洋坐在沙發上看一本小說,正好是孫天成寫作的一部作品。事實上,孫天成寫作了幾部長短不一的作品,憑借文學創作獲得了不少收入。得知孫天成的這一特長後,孫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現在,孫洋正在閱讀的是一部武俠小說。他雖然看過不少武俠小說,但對於這部由父親親自撰寫的著作,卻特別容易沉浸其中。孫天成的文筆樸素卻引人入勝,書中充滿正能量的思想,使得故事情節生動有趣。……

眨眼間,唐燕攜孫洋回到北京已經數日。這幾日,除了照顧孩子,孫天成還得處理幾個“醋罐子”,讓他忙得不可開交。終於能夠喘口氣放鬆的時候,他也深感寬慰。值得一提的是,川味軒又開設了一個新的分店,這是川味軒的第二個分店。而且,這所新分店的投資來自唐燕。得益於唐燕的經濟實力,川味軒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有了張誌堅和孫文清兩位廚師的努力,餐館無論是在菜品的顏色、香氣還是口味上都表現得無可挑剔。即便是放在京城,二人的廚藝也堪稱頂級。畢竟張誌堅還曾負責國家級宴會的烹飪工作,足見其技術之精湛。相比於張誌堅的川味軒,南方開的“雅居樓”明顯遜色許多。主要是南方缺乏充足的資金,雖然飯店勉強開了業,但無論是規模還是人氣都無法與川味軒抗衡,更別說開設分店了。但是,南方的廚藝依然出色,因此,“雅居樓”的業務也還算不錯。相較於在工廠上班的日子,南方開飯店無疑讓他賺得更多,連梁蘭弟也開始考慮辭掉焊工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