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四合院261(1 / 2)

趙家現在隻剩下李大嬸一人在家。

由於老趙不在,大院的事宜由易叔和大勇兩位管事大爺負責管理。

桌案設在院子 ** ,上麵放著水壺和茶杯,大勇和易叔各自坐著等待。

等人們都到齊後,大勇率先開口:\"今天召集大家,是為了幫助李大嬸家。大家都應該聽說了,李大嬸的老伴受到欺詐衝擊而變成了植物人,而且他的兒子們也不負責任,都逃離了。現在,老趙還躺在醫院裏,而趙家的家產也被兒子們折騰光了。我們鄰裏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盡量出一份力。\"

接下來輪到易叔回應,他的言語更加真摯動人,觸動了不少人的心弦。

有人同情老趙夫婦的遭遇,也有人認為老趙這次是咎由自取。他難道不明白許誌豪這個人品有問題嗎?不就是被許誌豪發財的 ** 衝昏了頭腦,才投入資金嗎?

其實,如果許誌豪的業務繼續順利發展,老趙或許能從中獲得豐厚回報。隻可惜,事情並沒有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許誌豪被他的妹夫告發了。現在,不僅許誌豪自己落得個傾家蕩產的局麵,還得支付大額罰款。妻子劉玉花也是愁容滿麵,束手無策。

在兩位大爺表明立場後,其他居民自然不好意思拒絕捐助。

\"不論數額多少,都由各位自行決定。\"易叔說道。

言辭雖誠懇,但在場的人心裏都明白,捐款數目若過低恐怕會顯得不太體麵。

然而若捐得太狠,又會覺得不舍得。這讓許多人陷入了糾結中。

這時,一個大媽突然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這是大家自覺自願的行為,不如采用非實名捐款的方式吧!\"

這個建議一下子讓所有人陷入了短暫的思考,很快,大多數人就表示讚同。非實名捐款的意思是大家雖然知道有人捐款,但卻無法得知具體金額,從而減少了彼此間的尷尬和攀比心理。

對此,大勇和易叔對視一眼,沒有過多反對。

\"這原本就是自願行為,采用非實名方式也可以。\"大勇表示同意。

隨後,秦阿姨讓人取來了一個箱子用於收集捐款。

箱子被輕輕打開一個小縫,便於人們投遞。

易大爺帶頭示範,拿出10元塞入箱子。其他人依次上前,有的慷慨,有的謹慎,最終完成了這次特殊的籌款活動。

### 大會結束後,雖然籌集到的總金額不盡如人意,隻有30元左右(其中包括兩個大爺及張女士分別捐出的10元、10元、5元),但這已經是對趙家的一種支持和安慰。

盡管金額不多,李大嬸依然表達了誠摯的感激之情。她深感在艱難時刻能有這樣的溫暖,是極其珍貴的。

麵對這樣的場麵,有的人如秦阿姨感到有些愧疚,她在匿名捐款的形式下僅捐贈了一角錢。但正是這一形式的存在,讓她能夠隱藏自己的尷尬與吝嗇。

對於大院裏的許多人來說,這種非實名捐贈的方式確實讓他們能夠在不透露自己具體付出的情況下給予些許幫助,而這種微妙的平衡也使得整件事情得以相對順利地完成。

##

因為大清到城裏去,將傻柱和小雨留在了家中。

老易幫了傻柱好幾次,也獲得了傻柱的尊重。隨後,老易開始灌輸一些理念給傻柱。

受老易的影響,傻柱漸漸失去了清晰的判斷力。

聾奶奶雖然待傻柱如同親孫子,但她的願望僅僅是盼傻柱成家立業。至於為易老先生養老的問題,聾奶奶也表示讚同,因為她覺得老易既有房子又有錢財。

認為給老易養老終將有所得。

當然,老易的管教也未免過嚴。

但是,傻柱和老易的關係總的來說還算和諧。

直到大強的突然回歸,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有了叔叔這個角色的存在,就意味著多了長輩的約束,這讓老易對傻柱下手變得不那麼輕易。

當大清從城市回來時,老易的心情就變得有些鬱鬱寡歡。

如今,老易與大清之間形成了複雜的局麵。

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傻柱夫婦應該是能夠負責起易老先生晚年生活的責任。

老易也確信傻柱夫婦有能力負擔這一任務。

從前,看到李海中和閆寶貴有數子圍繞左右而不憂慮晚年的景象,讓老易頗為豔羨。但現在看來,李海中和閆寶貴的實際情形似乎更為棘手。

李海中雖有三子環繞,卻沒有一人願為其終年養老送終;

閆寶貴同樣麵臨類似的困境——兒子們雖健在,卻沒有履行贍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