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何大勇駕車回到了居住的大院,這輛車原本是他的愛人提供的。何大勇為方便出行,特意抽時間學了駕照。盡管摩托車也很風光,但在風霜雨雪中行駛,終究不及汽車來得舒適安全。聯想到白天趙家兩姐妹的性情,何大勇感到頗為無奈,要想維係和諧的家庭氛圍,真不容易。
走進院子,雖然已很晚,卻發現大多數人家的燈依然亮著。大院的糾紛何大勇見得多了,已經不覺得稀奇。突然,他注意到賈家的窗戶破碎,地上滿是玻璃碴。見到大壯也在院子裏,便問道:“柱子哥,發生了什麼?”
大壯氣憤地說起了一天的事:“今天有個人介紹了小當的對象,但因為許大力搗亂,小當的相親失敗了,許大力家裏遭了殃,後來劉家也受到了波及。好在有人製止了事態進一步惡化。”
“小當相親失敗是因為許大力在從中作梗嗎?”何大勇問,但大壯肯定地說:“沒有人目睹,但這肯定是他搞的鬼。”
聽大壯這麼說,何大勇陷入了沉思。隨後得知許大力的所作所為,更加確信這一切都與他脫不了幹
### 第372章 安和樓
中午的鍾聲剛響,軋鋼廠內的工人們便紛紛朝著食堂的方向移動。這段時間來,廠內員工的服裝也煥然一新,與往昔的單調不同,現在的工服讓他們看起來更有朝氣。
張惠茹結束了自己的日常工作,離開了物資采購部門。自從擔任廠內的采購員以來,張惠茹的工作進展順利,隻是由於她安裝節育環的事情被揭露,廠內不少同事對她投以複雜的眼光,讓她感到有些孤立無援。帶著飯盒走向食堂的路上,周圍的竊竊私語和輕蔑的眼神讓張惠茹心情更加沉重。
以往,她習慣在李柱所在的食堂用餐,但現在李柱已經離開工廠。張惠茹最近經常選擇在趙易的食堂用餐,因為在這裏的菜品總是更為豐富美味。趙易作為廚師的技術高超,自從他接手食堂以來,許多工人都表示這裏的菜肴變得更好吃了。然而,今天來到食堂時,她卻聽到同事們在議論趙易也離開了工廠,打算自己創業。
\"真的假的?趙師傅也要出來做生意?\"張惠茹驚訝地說,但想到趙易的烹飪技藝,覺得這倒也不失為一個合理的選擇。想到另一位成功開店的王建國,張惠茹更加確信了這一點。王建國開設的小餐館也獲得了不小的利潤,盡管他曾因為聘用了技能不足的廚師而一度虧損,但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趙易離開後的第一天,食堂的菜品明顯下滑了許多,這讓工人們大失所望。“這蘿卜炒肉,油膩膩的,還不如昨晚在家做的好呢。”一個工人口頭抱怨道,這種聲音很快在人群中蔓延。麵對眾多不滿的聲音,新來的廚師麵露難色,顯然這些批評對他來說不是好消息。
午餐時間,盡管菜品不盡如人意,張惠茹依然挑選了兩個五穀雜糧窩頭、一份馬鈴薯燒肉和一份白菜,試圖找到些許滿足感。盡管味道一般,她還是努力地吃了下去,畢竟填飽肚子是第一位的。餐後,張惠茹簡單清洗了飯盒,瞥了一眼仍在忙碌中的車間。那裏有她的朋友——技術高超的八級焊接工人高紅梅,一位公認的勞動模範,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是眾多人的楷模。
“趙易的工資已經很不錯了,高紅梅還能同意他辭職做生意?”張惠茹心中充滿疑問。在高紅梅的四個孩子的陪伴下,他們的家庭負擔已經相當重,這樣的決策似乎風險很大。但無論如何,趙易的新餐廳——安和樓終於開業了。經過幾次深入討論後,高紅梅決定支持趙易的夢想,並聯係好友丁巧南尋求經濟援助。
起初,丁巧南並沒有借錢給出趙易,而是選擇了合作的方式,投入700元資金成為了餐廳的合夥人之一。趙易則根據自身能力,籌集了470元作為自己的投資額。雙方商定利潤分成,初期階段按五五比例分配。盡管資金有限,但通過大家的努力,安和樓的開業取得了 ** 。
趙易的家人也為他感到驕傲和興奮,特別是他的孩子們,更是盡全力幫助他推廣這家新餐館。何明遠及其配偶丁巧南同樣來到了開業慶典現場。何明遠了解到趙易計劃自主創業的消息,雖然稍顯驚訝,但對於妻子的投資卻持開放態度。何明遠相信憑借趙易的手藝,安和樓能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在趙易家的努力宣傳和開業促銷策略的影響下,安和樓迅速吸引了大批顧客,開業初期就顯示出良好的前景。對於趙易來說,這一切隻是一個開始,他對安和樓有著更大的期望,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成功,還包含著他希望與李柱的餐館競爭,展現出自身的價值。而對於所有關心他的人來說,安和樓的起步無疑是成功的一步,但他們明白真正的挑戰還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