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低廉
空間站的特點之一就是費用低,它長期在近地軌道上運轉,這樣一來就大大簡化了它的內部結構,也減少了支持它在太空飛行時所需要的物質。如果它發生了故障,一般在太空中就可以直接維修,不用返回地球。
天際從此變通途
我們平時見到的飛機都隻能在大氣層以下飛行,而空天飛機既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並以超音速在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直接加速突破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成為航天飛行器。
衝向宇宙
要想擺脫地球引力、衝向地球軌道,這需要很高的速度才可以達到。空天飛機在30~100千米的高空飛行時,速度可以輕鬆地達到12~25倍音速,這麼快的速度想進入地球軌道根本沒有難度。
一機多用
它可以把大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一次投放多顆衛星更是它的拿手活兒;它能對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進行維修或回收,當然也可以對敵國的衛星實施破壞,甚至收為己有;它能向空間站運送或接回宇航員和各種物資。
首次升空
2010年4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19時52分,人類首架空天飛機X-37B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按計劃,X-37B的“處女航”最多可在太空持續飛行270天。
挑戰重重
空天飛機在起飛上升階段要經受發動機的衝擊力、振動、空氣動力等的作用,在返回再入大氣層階段要經受顫振、起落架擺振等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防熱係統既要保持良好的氣動外形,又要能長期重複使用,維護方便,所以其技術難度是相當大的。
浴火而出
空天飛機需要多次出入大氣層,每次都會由於與空氣的劇烈摩擦而產生大量氣動加熱,特別是以超音速返回再入大氣層時,氣動加熱會使其表麵達到極高的溫度。機頭處溫度約為1800℃,機翼和尾翼前緣溫度約為1460℃。因此空天飛機有一個重量輕、性能好、能重複使用的防熱係統。
太空“千裏眼”
如果用普通天文望遠鏡看太空的話,很容易受到大氣湍流的擾動,可如果把望遠鏡搬到太空去的話,就不會有這個擔憂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位於地球的大氣層之上,是名副其實的太空“千裏眼”。
給哈勃“戴眼鏡”
哈勃望遠鏡1990年4月升空後,出現了鏡麵危機,嚴重的球麵像差讓哈勃望遠鏡無法正常工作。於是在3年後,科技人員對它進行了第一次太空維修,用一個有相同的球麵像差,但功效相反的光學係統來抵消錯誤,相當於給哈勃配上一副能改正球麵像差的“眼鏡”。
最重要的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可以說是曆史上最重要的望遠鏡,它不僅視相度絕佳,又沒有因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可以輕鬆地觀測到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這大大地填補了地麵觀測方麵的缺口。
昂貴的哈勃
哈勃太空望遠鏡總長13.3米,直徑為4.3米,重達11.6噸。這個意義重大的望遠鏡,打造它耗費的資金也可以說是天價,將近30億美元的造價,令很多想製造太空望遠鏡的國家卻步。
望塵莫及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鏡子和光學係統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不僅擁有超越以前望遠鏡10倍的解析力,擁有地麵天文望遠鏡10倍以上的清晰度,而且鏡子在拋光後的準確性也可以達到可見光波長的一半,大約30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