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也講到現在的社會條件下的信息量特別的龐大,但是每日的谘詢信息都是巨大。已經是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覺得有趣好玩的事情發送到網絡**大家參考和分享,突出的一點是,每個人眼睛所見已經智能穿戴服裝上的微型攝像頭都可以作為視頻信息,當然了也要考慮個人的隱私,若未能取得別人的許可是不可以作為公眾信息的。伊森問道我一般怎麼看資訊信息,我則表示自己因為不太熟悉網絡語言,主要就是有時間的時候讓小冰來報信息,因此給小冰設置了一些選項和套路。首先是近兩日的天氣預報信息,然後是曆史新發現和對曆史評述的信息以及新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信息,這些信息小冰會根據我感興趣的板塊然後進行整理,用漢語的形式播報出來。這樣無論是吃飯、洗澡、躺著發呆或者看著窗外都可以讓小冰給我播報每日最新資訊。
然後伊森問我有沒有關注資訊空間裏還在升溫的一件事情,15位傑出人物的記憶體,被失落在了大海中。我表示不理解,根本不明白說的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記憶體,怎麼會失落在大海中呢。
伊森:”記憶體就是,人類的記憶和思維模式存儲體,當一個人去世之後他的記憶和思維模式會被保留在一個載體中。先前很多的傑出的科學家,物理學家及對人類發展有貢獻的人,在去世之後他們的學術及生前的工作會喝和他們的記憶及思維模型被存放起來,供後人參閱,能這樣把自己的隱私對全部的人員開放的都是些偉人。”
我記得小冰說過,不可以永生的,難道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讓人來永生嗎,於是趕緊問道:”這樣就可以永生的嗎?”
伊森:”怎麼可能永生,不會永生的。即便是記憶體和思維模式被存儲,而作為一個人的個體已經是過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三元世界,作為一個個體,他的所有感知和對外界的理解,已經對新的信息的進行思維加工之後的會是新的記憶而且思維模式也會改變。人的大腦很複雜,人類可以理解的部分非常有限,而整個大腦裏麵的相互連接和更新,以及新陳代謝的更新,這一切都是個複雜的係統。思維模式和記憶體也隻是對人的一種描述而已。現在就有很多的記憶存儲體存在網絡中的虛擬世界,你可以去跟他們交流獲取他們的知識,甚至可以讓他們重新思考他們的作品,但是都是過去的的,沒有隨著時間的任何更新。更重要的是這就好對方像一個智能設備一樣在與你溝通。”
我進一步問道:”可以聯網借用別人載體的感受傳輸給自己呀,譬如這樣,我可以進入別人的身體裏麵,然後存放我的記憶和思維模式,那樣我就可以獲取感知,可以再生了呀。”
伊森:”這屬於生物學中的概念。其實說白了,這一切更類似於信息的交流。打個比喻就是,你是載體,你要用手喂給自己飯吃,如果你已經沒有了嘴巴,不能吃飯了,你借用別人的手,能把飯吃到哪裏呢。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去模仿接近原本的自我,但是你終究已經不是你本人了。”
後來伊森又跟我說了,15個存儲體分別為這15位人的記憶和思維存儲,而連接在數據中心的兩台量子服務器上,卻不知為何被被一個人從達數據中心取走,乘飛機離開。最後被人類發現了異常,並在被幾個智能安全飛行器攔截時,發生了意外。飛機發生了爆炸,那個人當場死亡,而15存儲體,因此15個存儲體已經丟失。有消息說在飛行途中那個人發現智能飛行器趕來,便偷偷把15個載體拋入大海中了。那個人被從從大海中運回去的時候,已經完全死亡,也無法從屍體上得到信息,他從他先前的一些記憶和經曆來看也不存在做此事的動機。現在這件事情起因和結論仍舊沒有任何的進展,隻是網上的各種猜測滿天飛,事情也是一再的升級。這樣的事情,先前沒有發生過,再說一個人他偷那樣的存儲體有何用?後來被解讀到可能跟黑暗三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