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虛擬工廠(2 / 3)

伊森停頓了一下看了我一眼說道:”我覺得是意外吧,譬如說上次你跟小冰不是進入生產車間了嗎?那應該就算做非正常情況。”

好吧,我覺得這確實也算非正常情況,兩人一麵說一麵走回剛開始進入的那個空間中,然後走到剛才打件的那個顯示屏幕前麵。伊森操作了一下顯示屏,整個空間好似突然之間就變化了,這個顯示器變成了處在中間的位置,前方有一個顯示器,而後方則整齊地排放著許多的顯示器,這個空間是零件和產品縱向空間。伊森指著剛才操作的顯示器說道,這個顯示器實體是一個打件的智能設備,而這個智能設備打在軟板上麵的零件是一塊集成陀螺儀傳感器模塊。顯示器前麵的顯示器是物流倉庫,因為最終的成品都是從廠區流通到物流倉庫的,後麵的顯示器就是可以提供傳感器模塊的廠家,生產車間的服務器也會根據這些廠家的信息來訂購這些傳感器模塊。走到後麵的一個一個顯示器跟前,伊森操作一下顯示器,空間又開始變化,這次的空間排列情況與剛才倒是十分的相似,他解釋說道,這裏是陀螺儀傳感器模塊的成品倉庫,而後麵的顯示器則是陀螺儀生產所需的各種電子零件和原料,依次類推就形成了一個從上遊到下遊的產品及零件供應鏈虛擬空間。

然後我們又穿過了幾個層次,看到各種不同的零件,因為這裏的空間環境基本類似,看的我有些迷糊,便跟伊森說,這個基本明白了。我們一邊沿著來的方式往回走,我一邊詢問道,從整體來說這確實感覺蠻複雜。伊森說,這個是看著複雜,但是這裏的服務器各管各的事情,這些服務器有決策的權限,對下遊的生產很清楚,可以通過信息直接進入對方的生產線去了解情況。

我們又經過剛才那個智能傳感器模塊,於是說這個跟我們以前的智能手機上用的很類似哦,其實這些電子零件的邏輯原理是不變的,而變化的而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組合方式,再就是功能的擴展。而後他還給我講述了這個傳感器模塊的用途。這塊傳感器集成模板集成了各種傳感器,譬如說磁場傳感器可以給智能手環提供正確的東南西北方位的,加速度傳感器給智能手環提供當時手環的重力加速度的,而陀螺儀傳感器則是提供轉動、偏轉動作的。譬如說如果你去徒手攀岩,那麼加速度傳感器就會記錄你的加速度數值,同時陀螺儀傳感器會記錄你傾斜的角度,並且智能外套的攝像頭會提供與地麵的距離畫麵和環境信息,這些數據隨時都在提交給智能手環的中央處理器,而一旦你失手墜落,那麼墜落所得出的數據信息,會在第一時間內得出你失手墜落,那麼智能手環就會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救援,將信息發送給最近的智能飛行救援設備。雖然聽著有些複雜,但是整個流程在信息傳輸完畢也就是不到一秒鍾,隨後智能救援設備會在一秒內起飛並得出你墜落的具體位置,在兩秒內就可以達到你的身下把你托起。當然了兩秒的時間比較長足以讓你下落20米,但是你的智能外套也會啟動應急,將你包裹起來並充滿氣體,這樣你的身體就會最大限度降低外傷。

說著我們兩個已經回到了來的位置,然後商量著再回去我們滑雪場。

於是我也想到,所謂的生產虛擬世界,就是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在虛擬世界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鏈條,這些的鏈條中的服務器用來記錄流動的和已經存在的具體信息。這隻是我現在所見到的景象,這其中一定是在進行智能化的過程中經曆了長期的時間,慢慢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也是跟著虛擬世界一起完善的過程。並且所謂的虛擬世界的生產空間就是生產中設備相互聯網相互溝通的發展。智能設備不僅僅是逐步代替人的勞動,慢慢的也代替了人的決策。這多少會讓我心裏有一點點的莫須有的驚慌。

如果把這些決策也交給這些智能設備,難道它們會比人做的好嗎。帶著我的疑問我們又討論了這些事情。伊森說這些信息裏麵會包含一個參考數值,就是信用值。

伊森說他的理解是信用值跟我們所說的貨幣差不多。信用值產生源於人口的出生和社會價值的增加。譬如說獲得的太陽能,獲得的種植的收益等等。如果人口的急劇增加會讓產品的需求增多,那麼整個社會的提供難度就會增加,相應的信用值會增高,相對來說就會降低人們的生活指數。

我接著問道:“那要是服務器不選擇這個工廠的產品,長期下去廠子豈不是賺不到信用值,可以倒閉嗎?”

伊森:“如果連續三年信用值為負值,或者沒有生產,會有智能車組進入工廠進行分析,然後給出相應的結論提交區域智能工業委員會進行處理,或者會更新設備改進技術,或者改為生產別的產品。”

我仍舊感覺這些個智能服務器和智能設備什麼都能做,總會有漏洞吧,於是我又問道:“這個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整體的流水線模式,那要是一台設備出故障,流水線就要斷了嗎?這麼多的設備有幾個給鬧點問題就完了。“

伊森說道:“首先每個設備都有自檢。我跟你說,這些個智能設備,不會像人一樣有生物特性,沒有自我意識,但是每個設備對自身零件和功能的了解絕對讓你歎服,出問題之前自己就會報維修或者更換新設備。並且每個流程還有服務器進行流程檢查。出現你說的異常不多,即便出現了也屬於異常事件,它們有很成熟的異常處理事宜。“

我們不禁覺得伊森挺厲害的,對他們的學習感興趣了,便問道:“你這些都是你們學校學習的嗎,你們學校都講些什麼呢?“

伊森也是說道:“其實講的更多的是去學習這些虛擬世界的運行去了解用怎樣的方法去學習那些新知識,如果要靠學習知識的話,那知識量太大了,這些知識都是立體的,一個麵,一個麵來學習。這些個理解起來還算簡單,他找到相應的一些簡單的理論和知識,幾分鍾內就下載並理解完了,然後結合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來給我講述的。“

用他的說法就是說,這也是他到這個新世界之後,用自己的三元世界對虛擬空間的理解,然後講給我的,並且他覺得這個隻是他理解的信息,後麵還有很多的他沒有理解的。那個最常用的信用值,他就去查詢過一些信用值的資料,看明白了一些,又感覺似乎更多的並不明白,這個信用值不僅跟人口數量有關係也跟人在社會中的產值有關係,還跟倫理和人文環境有關係,這個主要由智能金融委員會根據巨大的數據量得來,然後提交給人類委員會審批。我也想,他都融入這個社會還不理解,我想都懶得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