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房間:進入這個房間,看起來要幹淨明亮了很多,是一些大型的顯示設備,主要負責整個區域的大數據整理和雲數據的上傳和接收。整個區域內跨流程的作業以及向外部的數據傳輸等信息都是在這裏整理處理,並下達命令的。也包括對第三個房間內的設備的健康進行檢測和維護。而且這裏還處理大量的除了設備之外的信息,不僅僅包含整個玉米農場的玉米健康穩定成長數據,整個玉米農場的的農作物的相關信息,包括很多的溫度、濕度、光照時間、土壤信息,還要包括整個倉庫內的庫存數據,收割數據等等也都會收集並處理。這些信息被處理並整理完成後,將一些相關重要的信息發送到遠端雲網絡,由雲網絡進一步處理再傳送至整個區域雲端,就是我們居住區附近的數據中心。我於是問道,怎麼還會往那麼遠的數據中心傳送我們那裏要這些數據做什麼。小冰說,這就是整個區域的問題,這些玉米一部分提供給人類食用,另外一部分則需要發送到養殖場等地點使用,並且也要檢測收割存儲的時效性,糧食也會壞掉的。
第五個房間:這個房間裏都是大型的配電箱和配電櫃,這裏主要負責整個區域電力的供應。這個比較容易理解,那些個設備都需供電,並且那些設備也是需要電力驅動,所以也要充電的。我說怎麼沒有看到電池,小冰則說電池在第二個房間的一個儲存格裏麵,需要嚴格保護防止事故。
第六個房間,有幾個龐大的機器,小冰說是備用電源。如果在電力出現問題時候,備用燃油發動機啟動,帶動備用發電機開始發電。這裏的電能一部分來自太陽能發電,一部分來自於核電廠配送的電能。
每個房間的左手邊,都有樓梯可以直達二樓。這些設備就到此為止,再往裏走就是這個區域的倉庫了,就是玉米存放地點。看到這裏,我覺得還好我生在二十一世紀,否則這些內容理解起來還真是比較困難的。那個時候,這些概念都是存在的,隻是通過了漫長的過程進行整合而已。這應該也算作智能設備的進化吧。雖然這些智能設備從硬件到軟件進行了很大的進化,但是它們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為人類而服務的,這一點還是沒有改變的。我問此意,小冰則答,這些個智能機搞這麼多的甜玉米當然是是為人類服務,它們肯定不會吃掉。隨後我們二人轉入樓上,樓層還是蠻高的,明顯感覺二樓的視野開闊了很多。這次我們是從二樓的裏麵往外走,首先是一個智能的居住室。小冰說,如果有異常或者有新工程會有人來這邊上班,他們就生活在這裏。看著這個環境真是好,不管是起居室還是辦公室,都讓人覺得寬敞又舒適。
過了居住辦公室,又是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內有幾個智能機器人。這幾個智能機器人,在這裏可以稱作是單個體智能化最高的設備。他們對於異常事項的產生都會第一時間跑去現場進行自我智能核實,而且把信息彙報給大數據處理中心。我看到了南,他站在那裏,雖然幾個機器人外觀相似,但是隻有其中的一個穿著西裝,我於是想到,這就是剛才的”南”吧,我走到他跟前,他動了下眼球,看了看我,沒有說話。我想問點什麼,但又不知道說什麼。總覺得心裏不暢快,隨便說了句:”給我唱首歌”
他動了下腳步,看著我說道:”你好林先生,你是在跟我說話嗎?”
我說道:”是的,剛才不是你在樓下迎接我們的嗎,現在都到樓上了,你看你也不表示歡迎下,唱首歌曲吧”
他很正式地說道:”請問你想聽南唱什麼歌曲呢?”
小冰則走到我的身旁說道:”大叔,你為什麼讓南唱歌呢?”
我說道:”他如此的儒家,彬彬有禮,一定是我們中國產的機器人,我想他就唱個中國人吧,我要聽劉德華版本的。”
你別說這家夥還真是找到了劉德華版的中國人,便唱了起來。其實就是放的錄音,但是他卻輕輕地微張微閉的嘴巴配合著這首歌曲,這讓然把我惹的樂了起來。其實當時我並沒有什麼太多想法,就是感覺今天出來玩心情不錯,有個人陪我說句話或者跟我鬧騰下,表達下自己的愉悅的心情。隨後接著我們往外走,走到門口。”南”停止了唱個,說道:”謝謝林先生,如此喜歡”南”的歌唱。我沒看他,而是看了看小冰,她沒有什麼特殊的表情,笑什麼的。我便回了句不客氣。
出來之後,外麵是一個很大的房間,這個房間裏有著各種各樣的導管和儀器,似乎都是些很特別的檢測儀器,還有些線路,液體之類的物品。正在我們觀看的時候,我突然看到幾隻老鼠排著隊大搖大擺的從一個十厘米左右的洞裏溜走了,正在我要驚訝的說些什麼的時候,又看到幾個好似蜜蜂但是比蜜蜂大了很多的小昆蟲,也是排著隊飛了出去,這氣勢加上這飛翔的聲音,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把這裏當做了自己的家。我本來還是驚奇狀,再看眼前的這幅景象,這是動物總動員要開始了嗎?敢情我在路上看到的那隻大老鼠,就在這裏居住嗎,也真是夠幸福的。其實我這個人還是有些小男人的脾氣,感覺平時生活之中,處處在小冰之下,還時不時讓我都有點抬不起頭來,有時還嘲笑我,這次終於讓我逮到機會了。
自己一麵哈哈的樂一麵看著小冰說道:從來的路上我就看到老鼠了,在這個地方沒人住也沒人管,這些個老鼠和昆蟲都開始成群結隊了,都成一家人了。”
我笑得有些掉眼淚的趨勢,於是緩了口氣說道:”我看你們不如再養個智能貓啥的,或者智能小狗啥的幫你們看家。別以後小動物們都覺得這地方又溫暖又舒服還有吃的,都來這裏定居了。”越想越搞笑,又哈哈的樂了起來。
小冰看著我樂,先是沒有說話,我看她,他眼神很平淡,帶著微笑,然後淡淡地說道:”大叔,你看到老鼠好開心呢,你是不是很喜歡老鼠這樣的小動物?”
我突然覺得又少了點底氣說道:”不是喜歡老鼠,我覺得你們應該養隻貓。你看這老鼠昆蟲啥的都成群結隊了。”
小冰接著說道:大叔,這是個實驗室,這裏需要采集玉米農場裏那些玉米植物莖葉和土壤,還有玉米開花的時候,以及根部的組織,這些都需要進行檢驗和核實,以確定這些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情況,這些信息都要傳到我們剛才看的數據庫裏麵。所以這些老鼠和昆蟲主要就是搜集這些材料的,它們要可以上天入地。它們是仿生的,是微型智能設備。在外麵跑著的和飛行的還有很多,還有些別的仿生智能動物。”
我又一次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支吾著說道,我還以為是老鼠鬧革命呢。看來沒有找個隔壁大嬸類型的機器人真是福分呀。就憑他不會嘲笑你這點,足夠我感激的了。
再往外麵走,就是一樓的樓頂,空地。看著上麵的圖標,我能猜到這個是飛機停機坪。
然後我們一起下了二樓,這麼多的環節事情,都要機器來處理,並且機器出了問題還可以檢測和修複,再不行就傳給雲中新出,如果智能和雲網絡都處理不了我想就是應該人來處理了。起碼現在我還是認為,人勝於他們一切。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觸到,這些個智能機器協助在一起,還真是讓人佩服。說他們厲害,我心裏總有點小不平衡,再一想,他們雖然搞的看似很是厲害,其實都是人類搞出來的,他們就是打工的而已,再說了,這些個智能機聯合在一起,都不一定能比得過一個老鼠複雜。老鼠有心髒,腎髒,肝髒,還有皮膚,血液,頭腦,這一切組合起來一起協調,肯定比這個複雜多了。更何況是人類了。
從這邊的一樓的樓頂可以看到最近的玉米樹,說是玉米樹都有點小看它了。整個枝幹有大缸那麼粗,一節一節的往上延伸。我覺得這個更加的新奇,然後我就下了樓,跟小冰講一定要帶我看玉米樹。我們走出去走到玉米樹旁邊。那個根係很是發達,有從根部一米多高的位置新生出的根係,如手腕一般粗細,從枝幹向著泥土中插入。有些已經插到泥土中的根係,像是粗壯的鋼絲繩深深地紮入泥土。不一會的功夫過來一個智能升降機。
我們兩個同時站在智能升降機上麵,一直往上升,一直到看到了玉米棒子。玉米皮包裹著玉米芯,整個玉米棒子有一個小單間那麼大,看到裸露的玉米粒像個小水缸一樣,粗壯的根部懸掛在玉米樹上,頭部向下伸著,可能是太重了吧。還想著吃煮玉米,這個玉米要是煮起來,那還得了。估計一個玉米粒都沒有辦法煮,這個玉米粒要是整個爆米花,我自己都能鑽進去當蟲子一樣的吃了睡,睡了吃。
我覺得這是我這些天見過最神奇的東西了。我們看完之後回到剛才二樓那個住宿的地方,吃了點水果和餅幹。後續聽小冰講的大概意思是這些玉米是人類培育出去的,這樣做是便於管理和采摘,可以更有效率管理,畢竟多年生比一年生要剩下很多的能量和資源。因為玉米不僅是人類的必須食物來源,而且對於人類養殖的動物來說,他們也需要這些食材。所以不用擔心會種植的太多,而造成浪費。這裏對於雲數據中心來說,可以使用的主要就是倉庫的那些庫存數值。整個社會的資源是由智能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他們會協調和調配某個大區社會的資源,在這裏這是個生長玉米的玉米農場,會安排物流配送給附近的加工工廠做成玉米麵。至於玉米麵工廠,那又是一套完整的係統,最後送給不同的地點,可以煉油,送廚房食用,釀酒,或者送給養殖場喂養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