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我來過這裏旅遊,十年之後的今天我故地重遊。
我租了套釣具打算到碼頭去釣釣魚,十年之前我在這裏的碼頭遇到了一位朋友,說是朋友其實有點過了,不過是談了一次印象比較深刻的對話的人而已。
“先生,你需要的東西都好了,請問還需要點別的什麼嗎?”漁具出租店裏的夥計對我說。
“沒有了,謝謝”我拿起釣魚裝備往碼頭走去。遠遠的我就能看到有幾個人在碼頭上垂釣了,隻是不知道當年的那位‘朋友’是否也在?
夕陽漸下,把遠處的天空和大海都染成了橙黃色,海風撫過掀起了浪拍打在沙灘上發出“呼唰、呼唰”的聲音,岸邊的船隻在風中搖晃著,遊人在沙灘上漫步,小孩在追逐打鬧,情侶在交頭私語。
我走到了碼頭上打開我的折凳坐下後準備開始釣魚,這時我左邊一個男子想要抽煙,但他忘記帶點火工具了,於是他問我借,但我表示不抽煙所以沒打火機,所以他隻好問碼頭上的其他人借了。
他借到火回坐位的時候我看向了他,他也看向了我,我們都向對方友好的一笑。他吸了口煙然後問我“大叔你是來渡假的?”
“嗯”我把我的魚餌拋到海裏等待魚兒的上鉤“你呢?”
“我?”男子一邊收餌一邊對我說“我在這裏工作,下了班沒事幹就喜歡到這裏釣一下魚。”男了運氣不錯,剛下餌就有魚上鉤了,他一邊把魚鉤從魚嘴上拿下來一邊對我說。男子再一次拋出釣餌“你以前來過這裏嗎?”
“嗯,十年前來過,你每天都會來這裏釣魚嗎?”
男子把嘴上的香煙拿在手裏然後看向我,說“也不是每天,不過一星期基本有3、4天。”
“那你認不認識……等一下”聽男子這麼說我覺得他應該認識戓見過我十年前的那位‘朋友’,但我又不知道怎麼形容,於是我拿出隨身攜帶記事本和筆憑著記憶畫了幅肖像,我把記事本遞給男子,問“你認不認識這個人?他也很喜歡到這裏釣魚的。”
男子拿著肖像看了看說“認識是認識,但不熟,聊過幾句而已,他以前是經常來,但已經很久沒見過他了。”
我接過男子遞回來的記事本“那你知道他住哪裏嗎?”
男子表示具體位置不清楚,隻知道他住在哪個村子。
第二天上午我來到昨天男子所說的村子,我看到了幾個小孩在一邊玩耍,於是我拿著我昨天畫的肖像上前詢問“小朋友們,請問你們認識這個人嗎?”
其實這樣的問題一般應該找成年人詢問才對的,因為我畫的畢竟是他十年前的樣子,孩子們就算認識也未必認得。正年謂十年人事幾翻新,新老花旦別樣紅,再加上我也隻是憑記憶所畫,肯定有所偏差。
但我還是先向孩子們詢問,因為像我這樣一個陌生人拿著畫像到處詢問某人的下落,成年人肯定會有疑問有介心,而且這裏一條村子同姓,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的,所以成年人就算知道也未必會告訴我,但小孩子不同,他們沒這樣的顧慮。
孩子們都湊了過來,十分認真的替我辯認著,但我心裏其實並不抱太大的希望。這時候有個小女孩子舉起手蹦蹦跳跳的說“我知道、我知道,爺爺我知道。”
“那你能告訴我他家在哪裏嗎?”
……
我站在他家門前,正準備敲門,但想了想又停住了,這個時候一般人應該都在工作吧,想到這於是我往回走,準備今晚再來拜訪。
傍晚時分,這海邊小村落燈火通明,大家都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準備晚飯了,一路走來我能聞到各家各戶從窗戶飄來的飯菜香味。我再一次來到他家門前,“篤、篤、篤”我敲響了門。
“誰啊?”屋內傳來詢問回應我的敲門,但並沒有開門。
“我……”我不知道該怎麼介紹自己,過了十年了我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我“你記得十年前你在海邊碼頭上跟一位老人一起釣過魚聊過天嗎?那時候我跟你說‘趁著年輕你應該多學習點東西,努力點工作’,你還記得嗎?”
他打開門看著我,看著我這個已年過花甲,即次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他看著我似乎在回憶著。
我對他笑了笑,看著他我感覺這些年他應該過得挺苦的,他不過是剛過不惑之年,但已經兩鬢斑白,臉上盡顯滄桑,感覺已是五十多的老人了“你還記得我嗎?”
他沒有請我進去,可能他還沒記起我是誰,或許已經記起但我們的關係還不到他請我進屋的地步,又或許他早已忘記我是誰了。我講起了十年前我們共同在碼頭上垂釣的事。
“十年前我來這邊渡假剛好在海邊碼頭碰上你,記得那時候是黃昏時分,我還記得你說你基本上每天都會在那個時候去碼頭釣魚。”
“是嗎?”對於我的講述他回應了一句,但沒有再多講。
我繼續說“嗯,我就問你“你每天晚上這個時候就不用再工作了嗎?”你就說“嗯,幹嘛哪麼累,像我這樣每天結束工作後來到海邊釣釣魚,晚上再跟朋友們喝兩杯或跟家人一起看電視娛樂一下,這樣的生活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