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錯愕了一下,隨即鬆了口氣,笑道:“哈哈,仲卿,隻要你不負朕,朕絕不負你!”

現在李治正是敏感時期,所以蕭煜一言一行都牽動著他的心。

聽到蕭煜這宣告忠心的話,李治心裏總算有了一絲安慰。

想了一會兒,李治才道:“言歸正傳,仲卿,你覺得朕該怎樣處置長孫無忌?”

蕭煜道:“陛下想怎麼處置都可以,臣都聽陛下的。”

李治搖搖頭,臉色有些糾結。

說實話,現在他真的很想將長孫無忌大卸八塊。

可說到底,長孫無忌也是他親舅舅,要是殺了他的話,很難堵住悠悠眾口啊。

可要是不殺…這麼好的機會,可是絕無僅有,如果錯過的話,恐怕以後就真的很難再找到這種機會了。

蕭煜知道李治現在陷入了糾結之中,不過這種事情,誰要是敢隨便參與進來,恐怕以後很難獨善其身。

畢竟長孫無忌作為頂級權貴,關係錯綜複雜,誰會跑去動他?

這種事,還是交給李治自己去頭疼吧。

“仲卿,你先下去吧,朕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臣告退”

長孫無忌的罪名最後被定為企圖謀反,按照大唐律法,其罪當誅。

不過聖旨還沒擬定時,長孫太後再次出麵,替長孫無忌求情。

有母後出麵,再加上長孫無忌是三朝元老,又是自己的親舅舅,便下詔隻削去他的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並讓沿途州府發兵護送。

而長孫無忌的兒子都被罷官除名,流放嶺南。

長孫無忌被流放,朝中可謂來了一場大地震,沒有了長孫無忌的幫襯,原本屬於長孫無忌一派的人就是群龍無首。

而隨後,又有人密告李治,告韓瑗、來濟等幾位大臣與長孫無忌較好,理應同罪。

最後韓瑗被貶為振州刺史,並命終身不許回京。

來濟貶台州,其餘幾人也全都被發配邊疆。

整個朝堂人心惶惶,特別是長孫無忌一脈的人,更是害怕下一個倒黴的就是自己。

不過還好,清理掉幾個關鍵的大臣以後,李治就停止了動作。

朝中大臣有很多都是長孫無忌的人,從大到小都有,李治也不敢把他們全都殺了,否則誰來治理朝堂的事。

長孫無忌等人被貶之後,李治就將蕭煜等人安排接替他們的位置。

其中蕭煜為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掌管尚書省,統禦六部,相當於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許敬宗則為中書令,掌管中書令,狄仁傑升任為吏部尚書,掌管吏部,薑岩為兵部尚書。

現在,朝中的實權部門基本上都是蕭煜的人。

不過,剛當上宰相的蕭煜,第一時間並不是穩固權利,而是告假,說自己身體不適。

這個舉動,無疑是聰明的,相當於告訴所有人,他雖然擁有長孫無忌一樣的權勢,可卻絕不會成為第二個長孫無忌。

這個舉動得到了李治的讚賞,同時他令人送了許多補品送到蕭府,讓他好好養病。

永徽六年過後,李治為了迎接新的時代,便將年號改成了顯慶。

顯慶元年,朝中改天換地,老臣們要麼被治罪,要麼就致仕,所有的位置都由新人來接替。

一代新人換舊人,在眾人的推動之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