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下達之後,幾個部門就開始忙起來。
永徽六年,李治正式冊封武則天為皇後。
無疑,在這一次的鬥爭中,李治占據了上風。
在朝堂上強勢無比的長孫無忌,第一次吃了虧。
不過這也就代表以蕭煜為首的新興權貴,和長孫無忌為首的老牌權貴,徹底開始了鬥爭!
武則天成為皇後之後,就開始對後宮進行了清洗。
不過,並不是那種字麵上的清洗。
在長孫太後的出麵之下,後宮並沒有掀起腥風血雨。
王皇後雖然不再是皇後,不過也是四妃之首,在後宮地位尊崇,所以隻是被幽禁在後宮,卻沒將其打入冷宮。
還有四妃之一的蕭淑妃,也一起被幽禁起來。
這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當然,如果沒有長孫太後出麵的話,恐怕事情又是另一個局麵了。
以武則天的手段,怕是得把整個後宮血洗一遍。
但是現在有長孫太後的坐鎮後宮,武則天就算手段再強硬,也不敢忤逆她的意思。
因為當初李治在下旨立武則天為皇後時,長孫太後還親自出麵,把後宮幾位地位比較高的妃子叫到一起。
後宮這邊被武則天打理的整整有條,而朝堂上,在李治的鐵血手段下,也開始了一係列的清洗。
永徽元年十月,中書令褚遂良低價購買中書省翻譯官的田地,大理少卿張睿冊認為其無罪。
韋思謙上書彈劾此事,降褚遂良為同州刺史、張睿冊為循州刺史。
等到褚遂良官複中書令,韋思謙被降職為清水縣令。
而張睿冊,也進入了中書省任職,為中書侍郎。
隻可惜,張睿冊剛上任侍郎,還沒來得及熟悉中書省的官職,就被大理寺給抓進了大牢。
至於褚遂良,李治完全沒理他,甚至於在褚遂良生病的時候,還下旨慰問了一下。
這下可把褚遂良給整懵了,張睿冊被抓的理由就是當年包庇他,徇私枉法,可他包庇的對象就是褚遂良。
現在連張睿冊都出事了,可褚遂良居然沒罪,甚至於皇帝還安慰了一下他。
褚遂良很感動,所以再三思考了一番,就決定去自首請罪。
最後李治打蛇隨棍上,就就把褚遂良趕到潭州當都督。
這下,褚遂良更是懵了,沒想到李治腦袋這麼一根筋。
按照正常情況,看在自己認錯態度這麼好,李治不應該笑嗬嗬的揭過此事嗎?
你卻當真把他貶到潭州,這不是開玩笑嗎?
褚遂良心裏很苦,可也不敢說出來,隻得默默同意李治的聖旨。
三天之後,褚遂良就默默的出了長安城,往潭州而去。
這位當朝宰相,就這樣成了政治的犧牲品,被灰溜溜的趕出了長安。
先是柳奭,後又是褚遂良,長孫無忌的左膀右臂都被折斷了。
直到現在,長孫無忌才開始重視起這位外甥。
當年,李二在問長孫無忌誰適合當皇帝時,長孫無忌就推薦了李治。
當時李二還是挺想讓李泰當皇帝的,但經過長孫無忌的推薦,李二才決定立李治為皇帝。
可以說李治能當上皇帝,長孫無忌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勞。
當然了,長孫無忌到目前還是十分自負,因為他覺得李治始終就是個小孩,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給的,他又拿什麼和自己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