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大臣就是給皇帝打工的,所以皇帝讓他們往東,他們是絕不會往西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大臣都這麼聽話,甚至在很多權臣當道的年代,皇帝隻不過是傀儡罷了。
華夏從公元前221年由偶像級人物嬴政統一中國,行使中央集權,到1911年辛亥革命王朝結束。
這中間兩千多年,十餘個朝代的更替,基本上都是最後連著皇帝搞不掂權臣,把自己的家天下搞的土崩瓦解,換成另一家重新來過。
所以現在,李治和大臣們之間博弈,也是必須得分出一個勝負。
說實話,如果長孫無忌願意的話,分分鍾都可以把李治趕下台,然後自己來當這個皇帝。
不過他問清楚,如今天下已定,五姓七望在李二的布置之下,隻有自保之力,不敢再向從前那樣。
前些日子,範陽盧氏還向李治提親,說這樣能跟一位公主聯姻。
不過卻被李治給拒絕了,這也算是給李家報個仇。
因為當年李二剛剛登基之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提出想跟五姓七望聯姻的要求。
結果七望卻沒有一個同意,這讓極為好麵子的李二十分不爽,所以從那之後,他就開始了針對五姓七望的計劃。
可惜十幾年都沒多少成果,科舉製的產生,非但沒削弱五姓七望的實力,反而讓他們壯大了幾分。
因為通過科考雖然是一個出路,但要從上萬學子中脫穎而出,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不是誰都有那個條件去讀書的。
而五姓七望底蘊深厚,他們的文人比較多,科考的三分之二文人,基本上都是七望的人。
而那些寒門士子,卻罕有出頭之人。
不過後來,經過蕭煜的幫忙,印刷術讓大唐的書籍印品便宜了許多,而番薯又讓糧食的產量翻了幾倍,讓百姓們不再擔心吃的問題。
而他們也有閑錢去購買書籍,然後開始學習。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寒門士子越來越多,等如今這批朝堂上屬於五姓七望的官員退休之後,那朝堂上的寒門士子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五姓七望都開始慌了,紛紛開始找朝中大臣聯姻,也打破了五姓七望不得對外聯姻的約定。
範陽盧氏曾經有女跟房玄齡聯姻,結果之前因為房遺愛犯了事,導致房家被削去了爵位,淪為平民。
所以盧氏的投資就失敗了,最後他們又將目光放在李治身上。
對盧氏而言,李治就是個小屁孩,容易對付的很,結果沒想到,李治想也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盧氏憤怒之餘,還有些擔心,再這麼下去,盧氏要遭啊!
當然,盧氏怎麼想的,沒人會去理會,李治雖然年紀不大,但也不是軟柿子,誰想捏就捏。
之前拒絕盧氏聯姻,如今答應柳奭請辭,這都是李治對大臣的反擊。
而且,柳奭請辭的理由是自己老了,身體不行。
而李治是順著他這個理由答應,並且還表達了一下對柳奭的關心,就算大臣想反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
畢竟人家是外甥關心舅舅,那是天經地義,他們這些外人找不到理由反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