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卿啊,今天在朝堂上,中書令柳奭提出要辭去中書令的職務。”李治邊走邊說道。

“中書令柳奭?”蕭煜有些詫異。

柳奭出身於關中世家,祖父柳旦曾為隋朝太常少卿。

叔父柳亨曾加入瓦崗軍,後歸降唐朝,累遷至邛州刺史,封壽陵縣男。

柳奭則是跟隨叔父一同歸唐,在貞觀年間官至中書舍人。

貞觀末年,李二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柳奭因是太子妃王氏的舅父,也被擢升為兵部侍郎。

太子李治繼位,立妻子王氏為皇後,並任命柳奭為中書侍郎。

永徽二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

永徽三年,柳奭升任中書令,監修國史。

當時,因為王皇後生不出來兒子,所以柳奭便建議她收養李治的庶長子李忠,又尋求長孫無忌等人的支持。

所以在永徽三年七月的時候,因為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支持,所以李治就將李忠冊立為太子。

從這幾件事就可以看出看出,其實在一係列的鬥爭中,李治一直是處於下風,甚至於被人牽著鼻子走。

不過,他們雖然可以幹預李治的做法,卻不能改變結果。

李治要寵愛誰,那還是他自己說了算,大臣們就算再霸道,也不敢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然後讓他去強行寵愛某某妃子。

“仲卿,朕今天就是想問問你,國舅請辭,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李治猶豫的問道。

蕭煜微微一笑,道:“陛下,臣想,你應該差不多也猜到了吧?”

“唉。”李治歎了口氣,“朕確實猜到了些,不過還是有些不確定,那畢竟是朕的舅舅,怎可隨便懷疑?”

蕭煜心裏一動,道:“臣想,國舅想請辭,應該是跟武昭儀有關。”

“嗯?說來聽聽。”李治道。

“國舅是王皇後的舅舅,而這些日子,陛下你過度寵愛武昭儀,卻忽略了王皇後,這肯定會讓國舅他們心慌。”

“所以,國舅其實是在試探你,他想通過你的反應來看看王皇後是否真的失寵,因為如果王皇後失寵的話,那他們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

聽到蕭煜的話,李治臉色很是陰沉。

沒想到他居然被當成了利益博弈的籌碼,特別是那個王皇後,怎麼說也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卻整日沉迷於這些權利的遊戲中。

想著想著,李治心裏愈發的生氣。

不僅僅是氣王皇後,更是氣柳奭和長孫無忌他們。

這些家夥雖說是皇親國戚,卻處處想著利用他來獲得權利。

此刻,他廢掉王皇後的決心似乎又更重了一些。

不過李治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當了這麼多年皇帝,他已經清楚什麼叫帝王之道。

這個柳奭不僅是他舅舅,同時還是中書令以及加授中書門下三品,妥妥的宰相。

現在柳奭用請辭來威脅他,李治哪怕心裏很想答應,但是這嘴上,卻不能表露出來,不然的話,那時候不知多少人會站出來反對。

“唉,仲卿,現在朕是真的拿不定主意,你替朕出個主意,怎麼做才好。”李治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