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很難相信別人,那他不大可能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這是因為,你不相信別人,就不可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失去了別人的信任,人際關係自然就瓦解掉了。
《鬱離子》中說:“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善疑人者,必不足於信;善防人者,必不足於智。知人之疑己而弗舍者,必其所存也;知人之防己而不避者,必有其所倚也。”意思是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彼此間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既然用人,就要充分地信任他。而誠實的人才也必定能夠經得起別人的懷疑,所以如果知道別人懷疑自己卻不肯舍棄,這種人才必定有他存在的必要;知道別人提防自己卻不躲避,這種人才必定有他可依賴的地方。一般來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原則。
一個星期六,員工們都在家休息,美國休一帕公司的管理者比爾卻悄悄地來到屬下的一個工廠巡視。當他發現工廠裏的實驗室庫房區上了鎖時,便立刻跑到維修班,找到一把螺絲刀,把庫房門上的鎖給撬了下來。
星期一早上,上班的員工們讀到了他留下的一張字條:“永遠不要將此門鎖上,謝謝。”
休一帕公司對自己雇員的信任充分體現在“實驗室庫房開放政策”之上:公司的工程師和其他員工不僅可以自由出人庫房取用物品,而且他們被鼓勵將零部件帶回家供個人或家庭使用。管理者說:“這樣做的理由是,不論他們拿這些零部件或設備做什麼用,也不論是否與他們的工作有關,隻要他們在這些零部件或設備上下工夫,或者在公司,或者在家裏,他們就會學到東西,從而加強公司的技術革新能力。”
由此可見,信任在公司的管理中起著強有力的作用。讓自己的員工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在很多時候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即管理者隻需對員工表示出充分的信任即可。正如休一帕公司的管理者比爾所言“現代企業的領導者必須信任員工,也必須贏得員工的信任,否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便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事實上,不僅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需要信任,在普通人之間,尤其是在朋友之間更需要信任。友誼的基礎是信任,沒有信任的友誼就如建在沙堆上的樓房,不用多久就會倒塌。要想獲得他人的友誼,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起彼此間的信任感。
公元前4世紀,在意大利,有一個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觸犯了國王。皮斯阿司被判絞刑,在某個法定的日子要被處死。
皮斯阿司是個孝子,在臨死之前,他希望能與遠在百裏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他的這一要求被告知了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