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幹了不少活,我有些疲倦了,但是一想起墓中的寶物,倦意也就一掃而光了。這是我頭一次動手,最好能整出點值錢的東西。以前我對盜墓的認識都隻停留在無知以及理論階段,今天這一次實踐要好好把握。
看看天色不早,想來那墓中的空氣也換得差不多了,於是帶上器械,又重回到白馬關。
這次仍然先放了麻雀進去,見麻雀被取出來後仍然活蹦亂跳,看來已經沒問題了,大哥和小舅兩人喝了幾口酒,以壯膽色。戴上了口罩手套,拿了手電筒,腰裏掛上工兵鏟就要動身進入古墓。
我見狀急忙拉住小舅說:“帶我也進去看看唄,我還沒見過古墓裏是啥樣呢。”
小舅說:“少貧,古墓裏沒什麼別的,就是古屍和陪葬品,有什麼可看的,再說裏麵不幹淨!你現在還小那!”
我好奇心本來就很強,小舅又搞得挺神秘的,我更是心癢,非要進去不可。
爺爺說“讓他進去看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就給我也找了副口罩帶上,囑咐我說“進去之後千萬別把口罩取下來,第一裏麵的空氣質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氣息不能留在墓裏,不吉利;第三,不能對著古屍呼氣,萬一詐了屍那可是麻煩得緊。雖然這都是迷信傳說,但是這些規矩從幾千年前傳到今天,不管怎麼說,都有一定的道理,咱們小心無大過,一切都按老例兒來就是了。”
墓牆上被我們挖開的洞距離墓室的地麵隻有近一米,用不著繩索,直接就能下去,我腳一落地,心中也不由得有些緊張。
墓室的麵積不大,頂多有三十平米見方,看樣子是按照活人宅院設計的,有主室、後室、兩間耳室。我們進來的位置剛好是個耳室,墓主的棺槨就停在主室正中央。
沒有墓床,主室中間挖了個淺坑,黑沉沉的棺槨就放在坑中,露在上邊,這是日記中所寫的墓中墓。
主室角落裏堆著幾具骸骨,可能都是用來殉葬的俘虜或是妻妾仆從。我不考古,這些就不願去理會了。
小舅拉住我的胳膊:“你看這牆上還有畫呢。”
我往小舅所說的墓牆上看去,果然有一些用彩繪浮雕著一幅幅的圖畫,畫中人物形貌古樸,栩栩如生。年代雖久,色彩依然鮮豔,不過隨著流動的空氣進入墓室,過不了多久這些壁畫就會退色。
我讚歎道:“看來這墓裏的死人在古代可能還是個畫家。”
小舅藐視的說“你別不懂裝懂行嗎,在唐宋年間,王侯墓中多數都有壁畫,用來記述墓主生平的重大事跡。”
我對那壁畫不感興趣,就先在墓室裏轉了一遭,兩處耳室都是些瓷罐瓦盆之類的器物,後室有四具馬骨和一些盔甲兵器,此外就沒什麼多餘的東西了,看來這是為將軍但是為什麼不厚葬,我多少有些失望。我發現小舅在東南角點上支蠟燭,爺爺、小舅、大哥、還有叔叔一起來到主室的棺槨前。
我湊了過去看了看,墓主的棺槨體積不小,是紅木黑漆,上麵繪著金色的紋飾,我發現棺槨很厚實,我心裏想著“一般窮人用不起這麼厚的棺材,能有口薄棺就不錯了,混得再次的就拿草席卷了隨便埋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