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下首的薛淩知道皇上所指的,是開始擔心的趙持滿,當時皇上決定按兵不動,卻沒有依著大理寺卿唐臨的奏章辦事,這確實是有些風險的。可到了如今,薛淩又開始隱隱佩服起皇上來,這樣一個有胸襟氣魄的皇帝,才是我大唐應該有的皇帝。太宗如此,皇上仍如此。
“也許你不明白,朕這些天在幹些什麼,其實朕是在等一個人。”
“什麼人能讓皇上如此重視,竟然在這樣的環境下等了這許多天。”薛淩疑惑不已。
李治哈哈大笑,語氣中,早已經沒有了個把時辰以前的多愁善感,卻有了氣吞山河的氣概。
“也不瞞你,明天中午,李恪、李道宗、李世績、唐風,甚至是沈從,高茫,這些人都會到,他們也真是的,竟然不約而同的都在一天到了。”
“你也知道,朕命你運送了數千斤的火yao到蘭州,而如今朕終於等來了他們。隻有他們到了,你送來的東西,才能有實際的用途。”
薛淩恍然大悟,原來皇上一直等的,是將這火yao利用起來的工具啊。
他是禦前侍衛統領,十年之前的承天門之變,他自然清楚的很,也許大唐的土地上,知道火yao的人,用一個人的手指頭,就可以數的過來,而他,恰恰是其中一個。
正因為如此,李治才放心讓他來運送火yao。要知道,這些能顛覆世界格局的東西,讓蒙昧無知的人來運送,會更加危險。
也就是在剛剛,李治分別從不同的方向收到了由信鴿帶來的密碼軍報,飛鷹基地終於有了重大突破,成功的造出了他很早以前就已經批示下去的兩樣熱武器——手榴彈和地雷。
李治思來想去,才想到以現階段大唐的冶煉技術,能夠造出的兩樣武器。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沾沾自喜,幻想著大唐士兵每人掛著一大堆手榴彈扔的時候壯觀的場麵。可批示下去了,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那麼簡單。
隻單單是手榴彈,就讓李治費盡心機,冶煉技術是夠了,可對火yao的研究程度卻遠遠不夠。手榴彈需要三種火yao,一種感度較高的觸發式火yao,一種延期火yao,和最後的爆炸性強的火yao。隻這三種火yao,基地上就不知陪了多少次比例,又加了多少東西,直至前些天,才終於研製成功。
而這種被貫上了大唐製造的手榴彈,比之最最老式的二戰時期的手榴彈,還要差些。撇開粗糙的冶煉工業不彈,就單單一個發火件,也是費盡周折才完成。有很長一段時間,調配不出受強摩擦會發火的火yao,李治還曾經想過要用人手工點燃,可最終還是堅持用摩擦的方法發火。因為人工點燃,實在是風險太大。
而大唐的地雷,其原理與手榴彈類似,用的還是繩索反製性地雷,而且地雷的敏感程度,遠遠不夠。當然,這些隻要加上些戰爭的調配控製手段,就可以將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時至今日,未來的戰場上,終於開始正式出現了熱武器。姑且不論這武器的使用,會造成未來多少人的殞命,可以預測的是,未來的戰場,將為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