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旋臂理論,我們俯看銀河係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怪物揮舞著四條粗壯的長臂,就像是一條章魚一樣盤踞在茫茫宇宙的一隅。第一旋臂叫三千秒差距旋臂,又名盾牌-南十字座旋臂;第二旋臂叫人馬座旋臂;第三旋臂名獵戶座旋臂,這裏也是我們的太陽係所在的位置;第四旋臂根部為矩尺旋臂,在旋離銀河係銀心後分為較短的天鵝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第四旋臂就是英仙旋臂。
這樣說也不是很清楚,但如果我們把銀河係想像成小時候折的四葉紙風車就相對容易理解多了,每個風車葉片都代表旋渦一樣銀河係的一個旋臂,中間的軸就是銀河係的銀心部分,據說那裏主要是一些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紅色恒星養老的地方。
這個直徑達八萬光年的巨大風車自轉一周要兩億多年,她雖然一直都在不停地做著自轉運動,但外形相對還是穩定的。人類在宇宙大航海時代後期,因為一直的習慣,把第一旋臂的主體部分所在的方位稱為東方,第二旋臂主體部分所在的方位稱為南方,以此類推,這樣就把這個巨大的風車如同切披薩餅一樣的切成了地理方位上的四塊,如同地球上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劃分。
說起宇宙大航海時代,那真是一個極富浪漫主義的時代,至少生活在宇宙曆12165年的人們是這樣認為的。宇宙曆是以地球上的蘇聯古國宇航員加加林升上太空為元年來紀年的,那還是以某個莫名宗教人物誕生年為紀年元年的1961年的事情。
說宇宙大航海時代是極富浪漫主義的時代絕對是有充足論據的,那是一個可以讓人一夜間暴富或一夜間一文不名的瘋狂年代。這個時代的開端是以“星門”的發明為標誌的,其意義比瓦特發明蒸汽機更加深遠,使人類的星際間旅行成為了可能。星門就是連接“愛因斯坦-羅森橋”兩端的裝置,每兩個星門一組,每一個的主體都是由一個微型黑洞發生器、一個微型白洞發生器和一個負能量生成器三部分組成,還配屬有一個極高功率的能量供應及彈射裝置。穩定足量的負能量供給可以使愛因斯坦-羅森橋持續開放,不會因為正能量的傳送而塌陷,從而實現宇宙飛船的躍遷飛行。
盡管因為材料工程的局限,一組星門可躍遷的距離還相當有限,但人類通過大量建設中繼站的方式,仍很快地占據了第三旋臂的中段和末段。在宇宙大航海時代的前期,因為外星係礦產的衝擊,以黃金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體係迅速崩潰,以能量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體係很快又重新確立了下來。當人們占據了第三旋臂的大部分恒星係後,曾安定過一段時間,但任何人類都相信,這隻是在為下一次擴張積蓄能量,因為第三旋臂與第二、第四旋臂間是沒有穩定恒星係的星際沙漠,無法建設躍遷的中繼站,從而使人類從第三旋臂躍遷到其它旋臂去。
因為大量的礦物星被開采,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能量大量蓄積,引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僅憑那些科研機構是無法消耗這麼多的能量幣的,正當人類的最高調節機構——世界委員會為之苦惱不已的時候,當時銀河開發的巨鱷——銀河發展集團率先發現了一條連接第三旋臂與第二旋臂的回廊。那條被命名為“天堂之階”的回廊隻有十幾個稀疏的恒星係組成,但對當時的躍遷技術來說,這已經足夠了,掌握先機的銀河發展集團迅速占據了銀河係南方的第二旋臂的大部分地區,並最終發展成了雄霸第二旋臂的銀河聯邦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