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羅峰擺了擺手說道:“這一次的主要責任,在我。”
羅峰這麼說,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東漢國公主在發現利箭的時候,陡然出聲,並不是她真的覺得羅峰是卑鄙小人,而是要引誘羅峰出聲。
而出聲跟不出聲,是有著細微的差別的。
雖然這一點差別很小,但對於東漢國公主來說,已經足夠了。
如果不出聲的話,就意味著羅峰全力以赴。
但如果出聲的話,羅峰那一瞬間就會鬆懈了一些,而這也導致了他的力氣會散去一點點。
正是這一點點,讓東漢國公主有了一線生機。
如果不是這一點點的話,東漢國公主也真的不敢反身去對利箭動手。
不然的話,真的有可能會身死。
書歸正傳!
東漢國敗了!
帝都被攻陷,東漢國國王都被抓了,東漢國這一戰,還能怎麼打?
最終的結果是,逃走的東漢國公主,來到了東漢國的北邊,在東漢國北境建立新的東漢國。
這一麵積,大概有原有東漢國的五分之一。
而東漢國剩下的五分之四裏麵,西漢國占據了東漢國的西境和中境的一半,也就是十分之三的疆域。
剩餘下來的,正好是東漢國的一半疆域,分別是東漢國的東境和南境和中境的一半,其中,也包括了東漢國的帝都,神都。
說實話,西漢國是絕對不滿意這個分配的。
但是,西漢國在和東漢國一戰之後,軍隊數量大減,已經暫時無法遏製住新國了。
最為主要的是,新國趁機占據了東漢國的一些關鍵要塞。
有了這些關鍵要塞在,就算西漢國想要拿到那些疆域,也是不可能的。
最終,也隻能做一個順水人情,給了新國。
可以說,這一次的新國,是絕對的大贏家。
他的總人馬隻有五萬人,但這一戰下來,損失的人數,僅有一萬多人。
而西漢國和東漢國在最終大決戰的時候,投入的兵力加起來超過一百萬,單獨一方的兵力也是在新國兵力的十倍以上,但陣亡的人數,卻是新國的幾十倍以上。
在戰鬥結束之後,新國一邊休養生息,一邊也是開始招募人手。
由於羅峰帶領新國獲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也是讓新國民眾無條件盲從羅峰的命令,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羅峰很清楚,西漢國和東漢國滅不滅,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一個東漢國的公主,必須死。
但那個公主,又不是什麼笨蛋之類的。
想要殺死她,最好的打算,怕是要滅掉東漢國才行。
但是,東漢國也不會站在那裏,任由別人動手,而自己不動手的。
所以,在那之後,還會有一場大決戰,真正的決戰。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五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