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與人相處,要懂得尊重和寬容(3)(1 / 3)

2007年2月5日,在山東省煙台市一中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校園慘案,該校高中一年級一個叫王濤的學生喜歡上了一名女生,而這名女生同許揚關係不錯,所以王濤叫了多名同學來找許揚算賬,將許揚從教室叫出去就打,開始許揚用拳頭還擊,最後把匕首拿出來,於是悲劇發生了:在短短的三分鍾內,12名圍攻的高一學生中,有五人被刺中,其中一人經搶救無效死亡,一人腎髒被摘除,其餘三人也被刺成重傷。類似的例子總是難免在中學校園裏發生,關於異性交往的問題作為青春期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

專家解析

青少年學生心理萌發的異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結果,是一種正常的自然表現。對中學生而言,異性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不僅有利於學習進步,而且也有利於個性的全麵發展。但是,如果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處理不當,也會影響和妨礙中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帶來情緒和行為上的困擾。

我們都有過這種體驗:有異性參加的活動,人們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參與的積極性會更高,而且玩得更起勁,幹得更出色。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滿足,於是,彼此間就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悅感,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青少年學生們,我們要學會自尊、自愛,要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不幹擾他人的學習和生活,不影響他人的美好人生。學校對於學生早戀問題態度是嚴肅的,學校將對那些有此類傾向的學生進行嚴肅的批評和教育,如果有個別同學仍不聽老師的教育與勸阻,而一意孤行的話,學校將對其做出嚴肅處理。因此,每一位青少年學生都要正確處理男女同學關係,勤奮學習,健康向上。

盡管健康的兩性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多好處,但是我們依然要把握好兩性交往的尺度,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男女同學之間的異性交往是有利有弊的,關鍵在於如何建立起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異性同學關係:

1.自然交往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順暢,既不過分誇張,也不閃爍其詞;既不盲目衝動,也不矯揉造作。

2.廣泛交往

避免個別接觸,交往程度宜淺不宜深。廣泛接觸,利於我們認識、了解更多的異性,對異性有一個基本的總體把握,並學會辨別異性。如果隻進行有限的小範圍個別交往,難免會“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對異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還失之偏頗。所以,利用每一次集體活動的機會,有意識地在更廣闊的人際範圍內進行交往,是我們十分需要的。

3.不應過分隨便

男女間交往過分拘謹固然令人生厭,但也不可過分隨便,諸如嬉笑打鬧、你推我拉之類的舉止應力求避免。須知,男女畢竟有別,有些話題隻能在同性之間交談,有些玩笑不宜在異性麵前亂講,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4.交往關係要疏而不遠

若即若離,把握兩人交往的心理距離,排除讓彼此感到過於親密和引起心緒波動的接觸。如果我們在交往中發現對方的苗頭不對,要調整自己的態度,使交往回複到波瀾不驚、心靜如水的狀態。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成長。

一個人丟了斧頭,懷疑是鄰家小孩偷的。從此,他觀察鄰家小孩的言談舉止、神色儀態,無一不是偷斧的樣子,思索的結果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原先的假想,他斷定賊非鄰家小孩莫屬了。可是,不久他在草叢裏找到了斧頭,再看那個鄰家小孩,竟然一點也不像偷斧者。這種心理現象應該如何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