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風點點頭,瞥了一眼茶桌上的佛珠,笑道:“奶奶整日念佛經,卻不知道您信佛的什麼?”
這時候心蕊已經端上早茶過來了,林夕風接過早茶,獨自喝了起來。
雖然有點不明白孫兒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奶奶還是回答道:“你們經常說奶奶迷信,其實奶奶也不相信什麼轉世輪回之類的,人的一生啊,韶華白首,轉瞬即逝,哪有什麼輪回的說法?隻不過佛家說人要修身養性,寧心靜氣,良善待人,如此便可讓自己心安理得,求得精神的圓滿。”
林夕風點點頭道:“奶奶說得在理,現在的中國,處於經濟轉型的變革時期,生活上的各個方麵都麵臨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如果大家沒有積極向上,愛人愛己的心,這個社會恐怕要亂套了。”
奶奶讚賞地道:“難得風兒能有如此見解,真是越來越讓奶奶寬心了……”
林夕風搖頭笑道:“奶奶,我以前聽過一個禪學的故事,覺得很有趣,不知道你想不想聽聽?”
“喲,你還會講故事,當然得聽,你說吧。”
“以前在溈山有個禪師方丈叫靈佑,一位石霜和尚到溈山當米頭,負責篩米。有一天他篩米的時候被靈佑看見了,靈佑說:‘這是施主的東西,別拋散了。’石霜回答說:‘我沒有拋散。’靈佑在地上撿起一粒米說:‘這是什麼?’石霜無言以對。靈佑道:‘百千粒米都是從這一粒生出來的,你不要小看它,’石霜不解地問‘百千粒米是從這一粒出來,那這一粒又是從什麼地方出的?’靈佑什麼也不說,哈哈大笑地走了。奶奶,你知道靈佑為什麼不繼續說下去嗎?”
奶奶正聽得津津有味,忽然被這麼一問,立刻皺起眉頭沉思起來。
“莫非靈佑自己回答不上來?”旁邊的心蕊忽然插嘴道。
林夕風搖搖頭,“他什麼都知道。”
“難道是他想讓石霜自己領悟?”奶奶問道。
“禪宗講究明心見性,淨心內觀,因為心是種子,是人的精神最內部的種子,所有的事情猶如百千粒米,錯綜複雜,但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內心的領悟,這一粒米就是一顆心,哪有人問自己的心又是從哪裏來的?這已經脫離禪學的領域,變成哲學的思辨了,禪宗人講究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渡有緣人,不能領悟佛理的人再好的師傅也枉然,所以靈佑就不再說下去了,因為石霜沒有那種悟道的能力。”
“哦,原來如此。”兩位聽眾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想不到風兒居然也懂禪學,當真要令奶奶刮目相看啊!哈哈哈……”奶奶欣慰地笑道。旁邊坐著的心蕊居然也伸了個大拇指過來。
題外話說得太多了,林夕風知道現在這個時刻可以說他來這裏的真實想法了。
“奶奶聽得高興就好……對了奶奶,我有件事想跟您說一下,上次我醒來之後,深深悔恨以前所過的不學無術的生活,現在想痛改前非,積極上進,所以我想進公司裏曆練工作一番,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奶奶慢慢收起笑容,道:“風兒想進公司?這倒是一個好想法,難得你有進取的心理,以後這公司也是要你繼承的,隻不過你今年過完年才17歲,應該是上大學的年齡,這麼年輕就去公司恐怕……”
“又上大學?”林夕風心理嘀咕起來,上輩子自己已經上了四年大學準備畢業了,現在雖然才17歲,但上輩子也有個二十六七了,再說,萬一自己去讀大學,家裏的公司按曆史發展那樣破產倒閉了,那我還讀什麼?
“奶奶,雖然我沒有讀過大學,”林夕風心裏“昧著良心”道,“但我其實私底下也看不過少書,而且以後也可以邊工作邊讀書,不會讓自己因為缺乏知識而做不好工作,爸以前不也沒念過大學嘛?17歲也不年輕了,人家很多大企業家都是這個時候開始創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