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兩隻腳與岩石充分摩擦,應該讓鞋底盡量與岩石接觸,最好是全部鞋底都與岩石接觸。這樣也使腿得到最大的休息。不要把重量壓在胳膊或手上,手是用來使攀登者麵對岩石的,而不是用來承受重量的。如果想讓它們來承擔體重的話,得好好檢查一下自己的握力。
主要的世界山脈:
埃爾伯特山 4401米(14,438英尺) 落基山,科羅拉多州
洛根山 5959米(19,550英尺) 加拿大
麥金利山 6194米(20,321英尺) 加拿大
奧裏薩巴山 5610米,(18,405英尺) 墨西哥
惠特尼山 4421米(14,504英尺) 內華達
阿空加瓜山 6962米(22,841英尺) 阿根廷
烏阿斯卡蘭 6768米(22,204英尺) 秘魯
奧霍斯·德爾薩拉多 6887米(22560英尺) 智利
塔峰 6168米(20,236英尺) 巴塔哥尼亞
欽博臘索山 6310米(20,700英尺) 厄瓜多爾
艾特拉斯·特爾博克山 4165米(13,664英尺) 摩洛哥
肯尼亞山 5195米(17,043英尺) 肯尼亞
乞力馬紮羅山 5895米(19340英尺 坦桑尼亞/肯尼亞
沿繩索下滑
沿繩索下滑是快速下山的技巧。
把繩索的一頭固定住。
帶上手套。
腳分開,與肩同寬,腿和背挺直。攜帶裝備時,腿應該比臀部稍低點,這樣可以補償額外的重量。
引導的手臂應該緊緊握住,肘部伸開,繩子通過引導的手向下滑。
下降的速度靠另一隻手來控製。
向下滑的人,應該看著控製下降速度的一側肩膀的手。
美國海軍一成員在演示正確的沿繩索向下滑的技巧。注意,帶著手套,腳平穩地伸展。
保護的技巧
保護是一種技術,保護者用這種方式可以抓住另外一個下滑的攀登者:萬一出現了下滑情況,可以利用刹車來阻止下滑。
保護者需要了解地形,以便能夠充分利用地形。
保護者最好能以坐姿係牢自己,為從一些角度拉繩索做好準備。
至少應該有兩個支點來支撐向下的拉力。
應該把固定的帶子和繩子的一頭放在引導的手裏。
負責刹住的繩子要一直握在手裏。
保護者喊“準備好”,意味著一切準備就緒。
攀登者說“結束”,鬆開繩子。
如果遭遇雪崩,應盡量向邊上翻轉,或者利用遊泳動作讓自己保持在雪麵,以便從雪堆裏走出來。如果埋在雪下,要為自己清理出呼吸的空間,避免窒息。
在冰雪中運動
使用一個冰斧或攀登用的鞋底釘,或者兩者都用。
穿越一般的坡度時,冰斧掛在脖子上,或向上傾斜的放在身體一側,斧刃朝下。
穿越陡峭一點的坡度時,把鞋底釘釘進山體,斜背冰斧,斧刃朝下。
在非常陡峭的山坡上時,把斧刃劈進坡上,抓住柄;也可以選擇把斧刃劈進冰裏,用手把住斧頭,像一把匕首一樣。
利用腳趾的力量把鞋底釘踩進冰裏,重量慢慢向鞋前麵的長釘轉移。
穿鞋底釘穿越時,要讓鞋底釘平整的放在表麵上,如果有必要,就要釘進冰裏。
山上運動
在山上運動時,要堅持以下原則:
要一直保持身體平衡,把重量集中在腳上。
用正常步伐,每一次移動後都要伸直膝蓋。
如果團隊活動而用繩索拴在一起的話,每個人之間應該保持合適的距離,根據地形選擇不同的步伐。
步幅穩定,留出合理的休息時間,最好在平地上休息。
在非常陡峭的地形上,應該采用休息步伐:每向前移動一步,穩住後麵的腿,把重心上移。
盡可能避免沿著山邊走,尤其是在負重運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