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換代的苦惱
隨著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
從最初大塊頭的“大哥大”到後來精致超薄的手機,從開始的按鍵手機到後來的電阻觸摸屏手機,如今,漂亮、時尚、多功能的iphone4S也已經登場。
手機更新換代如此迅速,淘汰率也隨之升高,很多年輕人往往幾個月就換一部手機,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以及喜新厭舊的心理造成的。那麼,當你換上心儀的新手機的時候,你的舊手機是怎麼處理的呢?對於那些“退休”或者“下崗”的手機,你是賣掉、送給別人,還是隨手就扔掉?
據調查,目前被淘汰下來的舊手機大致有四條“出路”,一是送給別人繼續使用;二是當普通垃圾扔掉;三是閑置在家;四是賣給二手手機商販,再次進入銷售渠道。而正如我們在圖片中所看到的一樣,舊手機最廣泛的出路就是被賣給二手商,用於二次銷售或者再利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二手手機市場,那裏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收購別人淘汰的舊手機。而對於破舊到實在沒辦法使用的手機,收購者也會拆出其中可用的零部件用於其他手機維修。
由此可見,一部手機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你了解舊手機的危害嗎?
下麵的內容會告訴大家,如果不正確地處理這些“退休”的手機,會給人的健康和社會環境帶來怎樣的危害。
你不知道的手機危害
英國神經外科專家維尼·庫拉納通過研究得出過一個結論:手機輻射致死人數將超過吸煙。這不禁讓人震驚,區區一個手機竟然會產生這麼大的危害,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這是因為,舊手機元件已經老化,在工作的時候需要更大功率,自然就會產生更大的輻射了。
除了輻射之外,這些大家平時幾乎不離身的手機還潛藏著無數的有害物質。
這並非聳人聽聞的謠言。
手機中含有一定數量的鉛,其印刷線路板中含有大量的溴化阻燃劑,這些都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性。鉛被懷疑具有致癌作用,對神經係統、免疫係統、腎髒等都具有負麵影響。可是手機體積小、重量輕,很容易被丟棄進入生活垃圾,在焚燒爐中燃燒或在填埋場中處置後,最終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除此之外,手機中存儲的大量個人資料也極可能在手機“退休”後麵臨泄露的危險。相信不會有人願意看見自己私下裏拍的照片被人在網上瘋傳。
另外,千萬不要小看小小的手機電池,它對人體健康以及環境的損害可真是不容小覷。電池板中的鉛,會破壞人的神經、血液以及腎髒係統;電池中含有的鉻化物會透過皮膚,經細胞滲透,輕則造成過敏,重則可能引致哮喘、破壞DNA;電池中的水銀會破壞腦部神經;手機廢電池中的鎘則會嚴重汙染環境,一塊手機電池裏的鎘就能夠汙染6萬升水,相當於3個標準遊泳池的容量。
怎麼處理舊手機?
由此可見,舊手機閑置和再利用,對於我們來說就好比是一個隱藏在自己身邊的“炸彈”。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處理舊手機呢?
目前,我國並沒有完整規範的處理舊手機的模式。早在2005年,諾基亞曾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倡導“綠箱子環保計劃”,在全國的各服務網點設置回收舊手機及配件的回收箱。但是由於宣傳和執行力度不夠,再加上市民對於舊手機的危害缺乏了解,這項環保行動收效甚微。
而在國外,舊手機的處理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結構。舊手機不僅能夠得到適當的處理,而且可以變廢為寶,為人們創造經濟效益。下麵我們就來看一下其他國家是如何處理“退休”手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