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一定是一個好丈夫、好公民,是遵守社會道德規範的榜樣,你也許並不完美,但你要懂得追求完美。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經曆過這樣幾件事:一件是我的一個好朋友,被車撞成雙腿骨折,住進了醫院,由於肇事司機逃逸,這位朋友家又是外地的,所以那個手術後吉凶未卜的雨夜是她自己在醫院的ICU病房度過的,後來,警方找到了肇事司機,是位40多歲的中年男人,他是一位父親。
在我所住的小區裏,有一個不太大的池塘,為了美化環境,物業公司在池塘裏投放了不少漂亮的金魚,可令人奇怪的是,這些金魚每隔幾天就不見了很多,小區的保安加強了巡邏,終於在一個晚上發現,是小區的一戶業主經常把池塘裏的金魚撈到他們家的魚缸裏去,當保安指出他這是一種偷竊行為時,這位業主還振振有詞:“這叫偷嗎?這叫拿!”這位業主是30多歲的爸爸,在他“拿”金魚的過程中他的兒子——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則一直陪同。
我去兒子學校參加家長會,在教室裏一位中年男人理直氣壯地在班主任講話的時候接打手機,聲音之大讓班主任老師不得不停下來和全體家長們集體“聆聽”。這也是一位父親,他的孩子是班裏總是影響別人學習的學生之一。
也許是因為我正在寫有關父親的書,所以我特別地關注父親,也許是我很希望中國的爸爸更加完美,所以我看到很不在乎自己形象的爸爸,總想跟他們聊幾句,“作為一個爸爸,這樣做好嗎”?
也許大家都很有感觸,上麵我所說的三位爸爸,除了那位肇事逃逸的父親很不可原諒以外,後麵的兩位爸爸隻不過犯了缺乏公德意識的錯誤,這樣的爸爸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這樣的錯誤在我們這個公眾的社會道德意識還很薄弱的社會中也算不上什麼,可是我想說,爸爸們,如果是別的人在你身邊發生了這樣的行為,你會不會很反感,會不會很討厭?我相信你一定會的。所以,在我們總是抱怨別人素質差、一點兒公德也不講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在你自己身上究竟有哪些東西很讓人失望?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做這些缺乏公德意識、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孩子就在你身邊,或者他很清楚你在做什麼,那麼,你還期望他將來是一個擁有公德心、做事考慮社會道德規範的公民嗎?
如果他成長為一個個性比你還自私,公德心比你還差,對社會道德的損害程度比你還嚴重的人,你會高興還是痛苦?
所以,千萬別小看你給孩子留下的形象,有時候,孩子是從你的身上來學到如何去建立他的形象的。
一、做一個有操守的好爸爸也許意味著要放棄很多,可是,塑造一個好孩子卻可能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
什麼是操守?操守就是一種堅持做人的原則,堅持人性的真、善、美,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崇尚公德心的品質。
雖然在今天的社會,許多人追捧“金錢至上”的觀念,但我始終認為做人需要一點兒操守,需要一點兒堅持,需要有底線。
尤其是作為一個父親,你肩負著讓你的孩子也成長為一個有操守的人的職責,因此,你就更加不能隨波逐流,放棄自己的操守,一心一意隻為了自己的利益。
譬如我所說的公德心,它雖然是一種對人的道德上的要求,但在生活中實際上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它考驗的不是人的行為,而是人的心靈。如果你是一位從來不顧忌他人感受,隻會考慮自己得失的父親,如果你是一位隻想著獲取利益,卻從來不屑於回報社會的爸爸,在生活中,你就會是那種極為缺乏公德行為的人,你很難是一位可以給孩子帶來榜樣作用的好爸爸,相反,你的孩子會因為你而更加地無視社會道德。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說一位十幾歲的少年,在媽媽和姥姥帶領下,把父親價值上百萬的寶馬車在頃刻間砸得麵目全非,原因是這位父親在外麵包二奶,讓少年的媽媽發現了,然而他們砸車的那天,父親的車正停在所謂的“二奶”的樓下。
看到這則消息,我覺得這位媽媽有點兒過分,本來完全屬於大人之間的婚姻問題讓一個孩子來參與,就是失去理智的行為,可這對母子所做的事我們暫且不去評價,單說這位砸車的少年,我相信在他狂亂的行為下,一定掩蓋著一顆受傷到極致的心。
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來說,也許他並不懂得父親的“愛情”有多重要,足以讓父親背叛家庭,背叛婚姻,但他懂得父親應該是隻屬於他和媽媽的,屬於他們那個原本祥和和安寧的家的。現在因為父親的行為一切都變了,往日父母的恩愛沒有了,往日安寧的家沒有了,往日那個慈祥的父親也沒有了,剩下的隻是一個被這種婚外情折磨得幾乎將一切都要放棄的男人。對於這種落差,我堅信沒有幾個孩子會接受的了,隻是有的有能力反抗,而有的卻隻能默默承受。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家到最後會成為一堆亂麻,沒有人能夠理得清楚,而這樣的孩子會成為父親的敵人,永遠難以寬恕父親,這實際上就是一位逾越了道德底線的父親所付出的代價,這代價不可謂不大,有時候可能會成為父親和孩子一生的痛。
人活著可以追求情感的獨立和自由,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從精神狀態來看,這是毫無疑問的。可從社會道德層麵來看,當你履行了承諾,建立了家庭,成為某個孩子的父親的時候,你要考慮的就不能僅僅是你的感情自由的問題了。
作為父親,你首先是一個承擔著責任的人,其次,你是一個必須去實現責任的人,這要求你最起碼要做到信守承諾,忠實於家庭,對自己有一定的道德約束,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和家庭的痛苦之上,這是一種很基本的做父親的操守,並不是對你過分的要求。
對你來說,要堅持做到這一點可能很困難,因為各種誘惑都在不斷地告訴你,“嚐試一下吧,沒什麼關係,大不了重新再來”。
可是你想過嗎?重新再來的代價有多大?那種麵對受傷害的孩子、支離破碎的家庭、欲哭無淚的場麵會讓你的人生增加多少成本,讓你的社會形象平添多少風險?
我還要告訴你一個事實,在許多傷害家庭和婚姻的行為中,一個不忠實於家庭和婚姻的父親,往往會影響到他的孩子對婚姻家庭的選擇。有這樣成長經曆的孩子,成年後要麼會因為對婚姻的恐懼而終生拒絕婚姻,要麼也會在他的婚姻裏做不忠實的父親或不忠實的母親,這是在我跟蹤調查了很多有問題的婚姻和家庭後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