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待補(2 / 2)

6.《滿文老檔》

中國最早的官修滿文編年體史書。詳細記載從清太祖丁未年(1607)到崇德元年(1636)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麵的史實﹐並收錄了當時後金與朝鮮﹑蒙古﹑明朝﹐以及與明叛將毛文龍等的往來文劄。

7.清朝十二帝的實錄

8.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

9.《清史》是我國一個重大學術性文化工程,編纂於2004年全麵啟動。從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啟動《清史》編纂工作至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已六易其稿,擬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錄,計劃每卷約35萬字。

中國近代曆史上,清朝與元朝雖然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全國政權,但清朝統治時間要比元朝長,而且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這種特殊的曆史地位,使得學術界對清代漢族政策的研究相比元代漢族政策的研究,無論是專著、學位論文還是學術文章的成果都更加豐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中國曆史來說,一直以來清代民族政策研究都是清史和滿族史研究的重大課題,但與清史和滿族史其他研究領域相比較,從學術專著來看,係統與深入研究清代民族政策的著作較少。對清代民族政策和對漢族政策進行係統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餘梓東的《清朝民族政策研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宏觀的層麵、縱向時間順序上看,清朝民族政策包括了後金政權和清朝的民族政策,從橫向民族政策實施的對象空間來看,包括了後金政權和清政府對版圖內漢族、少數民族的政策。‘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44年,清兵入關,先後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史稱“康乾盛世”。清朝開疆拓土,先後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平定準噶爾、統一新疆,鼎盛時期領土達1300多萬平方公裏。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看發展曆程

清朝統治者為滿族愛新覺羅氏,曆代皇帝依次為:努爾哈赤(清太祖)、皇太極(清太宗)、福臨(清世祖順治)、玄燁(清聖祖康熙)、胤禛(清世宗雍正)、弘曆(清高宗乾隆)、顒琰(清仁宗嘉慶)、旻寧(清宣宗道光)、奕詝(清文宗鹹豐)、載淳(清穆宗同治)、載湉(清德宗光緒)、溥儀(清遜帝宣統)。

清朝曆史衍生出多部膾炙人口的清宮戲和小說,影視劇如《康熙王朝》《孝莊秘史》《鐵齒銅牙紀曉嵐》《甄嬛傳》《末代皇帝》等。

待補待補待補待補待補待補待補待補求過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