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李宇峰心中的李淵(2 / 2)

被他以物歸原主的理由,大方的分給了周圍的老百姓。

贏得老百姓們的一致好評。

不少貧窮家的孩子竟然主動加入了李宇峰的這支剿匪隊伍。

畢竟在這個時代能夠吃飽穿暖,隻有當兵這一條途徑。

誰都可以虧欠,唯獨軍糧方麵沒人敢克扣。

等到李宇峰到達西伊州的時候。

已經是635年的5月。

這大半年的行軍,讓李宇峰原本隻有5000的隊伍,瞬間暴漲至1萬。

所消耗的糧草堪比一支10萬大軍一個月的物資。

李世民哪還不明白這是被李宇峰下了套。

還以為自己不給兵就能為難住李宇峰。

可誰知李宇峰竟然另辟蹊徑,直接招募出了一股萬人的部隊。

最讓人可氣的是,還是拿著他辛辛苦苦存起來的物資。

李世民之所以放在李宇峰至今。

那是因為吐穀渾的戰事情更讓他憂心一些。

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李宇峰。

和李宇峰的小打小鬧比起來,吐穀渾的戰事可謂是激情四射。

任城王李道宗在庫山擊敗吐穀渾軍隊。

吐穀渾可汗伏允將野草燒光,然後率輕騎兵逃入大沙漠。

侯君集力排眾議,獻上良策,李靖聽從他的意見。

將所率軍隊分作兩路:李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為北路軍,侯君集與任城王李道宗為南路軍。

薛孤兒在曼頭山大敗吐穀渾,將其著名首領斬首,獲大批牲畜,以充軍隊食物。

李靖等人在牛心堆打敗吐穀渾,在赤水源再次取勝。

侯君集、任城王李道宗率南路軍在遝無人煙地區行軍二千餘裏,盛夏季節天降霜雪,經過破邏真穀,該地區無水,人吃冰,馬吃雪。

五月,在烏海追趕上伏允,發生激戰,取得大勝,俘獲其著名首領。

薛萬均、薛萬徹在赤海又打敗天柱王。

一個個大捷的消息傳回長安,讓李世民心情大好。

可惜天不遂人願,就在李世民誌高意滿。

騰出手來,想要好好教訓一下李宇峰的時候。

太上皇李淵自從上一年秋天中風後。

病情一直不得好轉,在垂拱殿駕崩。

頓時舉國悲鳴。

遠在西伊州的李宇峰也是一陣唏噓。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唐高祖是中國一切史書中最受貶低的一位君主。

他的聲譽之所以蒙受損失,第一是因為事實上他的統治時期很短,而且是夾在中國曆史上兩個最突出的人物的統治期的中間。

他前麵的統治者是隋煬帝,他雖說名聲不太好,可功績卻是肉眼可見的。

後麵的則是被後世史家視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李世民。

先不說李世民是否有掩蓋李淵的功績的行為。

可就李宇峰個人而言,對於李淵還是很佩服的。

當年舉兵反隋時,李淵就已年過五十。

上了年紀,仍然不失為一個有雄心壯誌而又生氣勃勃的和幹練的領袖人物。

不但策劃了太原起事,還勝利地引導唐軍進抵隋都。

他對李密和東突厥人的外交攻勢使得唐軍能奪取大興城,並且使得唐軍能組織和加強在陝西的力量而無虞敵軍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