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丹東已經讓日本感到十分驚訝,而之後的火燒丹東更是讓日本錯愕不已。無論是日本外交官僚還是一些軍閥政治家,他們所認識中國人都是懦弱無能,並且處處掣肘害怕事情會有額外的影響,尤其是北洋政府和麾下的北洋軍,除了貪生怕死也找不到別的形容詞來加以形容了。
雖然當北洋政府大張旗鼓的建立中央軍時,潛伏在北洋政府高層的許多諜報人員多多少少暗示袁世凱對中央軍所寄予的厚望。但日本本土情報機關的研究和推論,所謂的中央軍隻不過是為了維護個人絕對統治權的名義罷了,中央軍除了編製上擴大了一些之外,從軍官到兵員幾乎一成不變,無非是換湯不換藥的勾當。
可是事情結果似乎是出人意料,但似乎也還在意料之中。
之所以驚訝,還是對於中央軍頑強堅守陣地,以及毫不在乎各種外界影響而悍然反守為攻,儼然已經是擺出了擴大遼東戰爭的態度。至於火燒丹東從各種方麵來說都是一種不道德的野蠻行徑,但由此也能看出遼東的中央軍本質上仍然是舊式軍隊的作派。
從中央第十師發動對丹東的突襲當天,日本本土各方麵政治勢力便按耐不住,主戰派紛紛叫囂增兵遼東,民主派和知識分子卻認為應該嚴懲第五師團擅自行動,並且盡可能更快的結束遼東戰爭,並消除此次軍事衝突的影響。
即便袁肅下令從第二天開始便組織人力武力搶救火災,丹東鋪天蓋地的火勢已然到了失控的地步。救火前前後後進行了三天多時間,在救火期間還造成了超過一百人員的傷亡,這才在十一月九日的時候勉強控製了火勢。
丹東中部城區和部分南部城區被大火付諸一炬,損毀的民房超過千餘間,四個街區徹底淪為廢墟。大部分日本駐丹東的官署、軍事單位、倉庫乃至火車站、渡口等等,九成以上同樣遭到不可恢複的毀害。
不可否認,在大火燒毀的五分之二城區之中,之前沒有來得及轉移的普通老百姓或多或少都有誤傷,其中有中國的老百姓也有朝鮮、日本的僑民,甚至據日方初步統計大約還有十七名日籍官員於火海中失蹤。
至於具體的傷亡統計,中國方麵也僅僅隻會做一些遮遮掩掩的草率調查,相信真正仔細的調查工作最終還隻會是日本方麵來不遺餘力的投入其中。
在這三天裏,第五師團依然被困在遼東防線上動彈不得,日本第二艦隊每天消耗大批的物資為登陸部隊提供掩護,甚至開始動用預備給十八師團進攻青島所用的物資。蓋州的第五師團主力部隊本巷戰和陣地戰雙重困擾,較之之前幾天的大陣仗而言,雖然傷亡得到了有效遏製,但進攻的步伐卻寸步難移。
師團司令部聞訊丹東的遭遇,全體上下都顯得異常激動。
大穀喜久藏連續發出了七八封電文,又是告奉天領事館要求外交譴責,又是發到北京東交民巷請公使館出麵主持此事,又是連發請願電到東京,要求內閣為丹東一事嚴厲追究中國責任,並即刻批準下令增兵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