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4章 軍事部署(2 / 2)

眾人圍在地圖台前,先是沉默後是提意見,提完意見之後又是沉默。

袁肅自認為自己對河南省內的環境很不了解,無論是民風還是目前民亂發展的趨勢,又或者是地理氣候環境之類的問題,所有已知的消息都是道聽途說,而且僅僅隻是一個大概的內容。他看著地圖思索許久,就個人而言最理想的地盤首當其選的是信陽,其次是南陽,再其次是許昌。

然而目前張錫元部能夠控製的地方尚且隻是許昌,據說信陽同樣亂得不行,好幾路地方軍聚集在信陽城內,連大門都不敢貿然進出。不僅如此,因為信陽是河南最南方的城鎮,雲集了湖廣、豫南一帶許多民間勢力。比如豫南第一大霸張慶,人稱“老洋人”,手下幾千號死士,不僅連當地官府要客客氣氣對待,就連白朗起義的民軍也要禮讓三分。

拋開那些自成一體的地方軍係統,單單這些民間勢力就夠讓人頭疼,袁肅要想占領信陽為根據地,隻怕也是一件很大的軍事工程。

至於南陽,一方麵是何豐林部隊的駐紮地,另外一方麵又是民軍泛濫成災的西南山區,若是挺進到南陽那就等同於要跟民軍正麵交鋒,完全有悖於之前所討論的方向。袁肅並不是畏懼民軍,而是他本人對山區作戰很沒經驗,手下的部隊又都是新兵,真要在西南山區與民軍撞上了,那鐵定是要吃大虧。

許昌就更不用說了,張錫元的司令部就設置在許昌,此人儼然已經擺出將鄭州和許昌據為己有的姿態。之前要部是中央政府和開封都督府的雙方麵命令,張錫元甚至都部想讓第三旅進駐鄭州。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隻局限於把方向定在豫南,根據我們手頭上的資料,豫南的情況是最為複雜,各方勢力都有參雜其中,當真要南下的話一定會費很大的功夫。”這時,蔣百裏不疾不徐的開口說道,他的臉色顯得很是篤定,說話的語氣更兼有一種胸有成竹。

在場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齊齊的投向蔣百裏身上,大家沒有開口說話,隻是在等待著蔣百裏接下來的話。

“商丘是河南東部最大的城鎮,又是銜接安徽和豫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從情報的顯示已經第三旅親自經曆過的實地探查來看,商丘雖然有民軍出沒,但絕對不像預想中的那麼嚴重。該地的民軍很有可能北上轉移,也有可能就地解散了一部分,哪怕還有剩下的民軍盤踞,也都是強弩之末。”蔣百裏繼續說道,他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

“先生,您的意思是讓我們取商丘?”戴鳳翔很是疑惑的問道。他雖然讚同蔣百裏剛才的推論,但是這與袁肅所提出的思路似乎有南轅北轍的嫌疑。

“百裏兄,商丘離開封百餘裏,離安徽也是百餘裏。在西邊有河南都督府,在東邊又有第十四師。姑且不論這個地方對我部發展的需要,就算我們拿下商丘,也勢必會陷入河南都督府和第十四師的包夾之下,多少是有所不利的。”袁肅說出了他個人的見解。

“我明白袁都督的意思,十四師此番入豫顯然也不希望空手而歸。他們勞師動眾在河南和安徽交界鏖戰這麼久,如今隻占了幾個邊境的小縣城,當然算不上是得償所願。再者安徽現在是倪都督坐鎮,新官上任自然是容不下他人的部曲,勢必想盡辦法要排走十四師。其實商丘、毫州兩地的情況最近幾個月明顯有所緩和,但十四師遲遲不肯采取大規模的反擊行動,已經說明有一些問題了。”蔣百裏正色的說道。

大家都明白蔣百裏的意思,在外帶兵也是一門需要門道的事情,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真的一下子把敵人全部消滅了,那作戰部隊就沒有用武之地。別說中央下撥的經費會回歸原來狀態,於是無從獲利,隻說辛辛苦苦打完仗,屁都沒撈著,任誰心裏都不會感到痛快。

換言之,商丘的情況其實十四師高層是心知肚明的,無非是故意賴著不走罷了。

稍微停頓了片刻,蔣百裏接著又說道:“但是,曲師長畢竟人在中央,而且段總長和保定軍校那邊都需要他去打理,應該說曲師長對在河南霸占地盤的想法並不是很強烈。依我推測,他也隻是能撿便宜便撿便宜,不能撿便宜也無可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