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肅並沒有料到吳立可會把山海關大都督就職儀式辦得如此隆重,盡管他之前一直認為要高調、要敲山震虎、要立威,可真的到了這一天卻發現現場的情況遠遠超乎想象。
就職儀式就在之前鎮守使署衙,幾天前剛剛更換了一麵嶄新的牌匾,上麵是銅鑄著“大都督府”四個字。署衙原本是在臨榆縣東郊,大門前是非常寬敞的馬路,附近也沒有太多密集的民居,可以說是一片很開闊的地區。
當袁肅乘坐特意裝飾過的禮車從賑災總司令行營趕到署衙時,整個署衙居然被人群圍的水泄不通,這不光是正大門外寬敞的馬路,而是署衙所座落的大院都被黑壓壓的人群包圍了起來。禮車在距離署衙還有八百米左右的地方便已經寸步難行,折騰了十多分鍾車隊才算皮濤斬浪的抵達正大門口。
全場麵的人群少說也有數萬人之眾,事後袁肅才知道洋河水庫籌備處把那一萬多民工全調了過來,但令人驚訝的是據說這一萬多民工基本上都站在外圍,根本擠不進去。事實上在這一天到場參觀典禮的民眾中,一大半是接受袁肅救助計劃的本地百姓,另外一部分是跟著人群來湊熱鬧,也有一部分是慕名前來。
在署衙門庭裏見到縣長吳立可時,吳立可同樣是一副滿頭大汗,他慌慌張張的解釋自己隻與洋河水庫籌備處協商,抽調部分民工來捧場製造一下熱烈的氣氛,打死都沒想到一下子會來這麼多人。他還生怕這些人會發生擠壓、踩踏,又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暴動,場麵一旦混亂了,那可絕對是一發不可收拾。
麵對如此盛大的典禮儀式,袁肅甚至有些不太適應,他原本囑咐吳立可辦的好一點是希望敲山震虎,沒想到今天來了這麼多,倒像是臨榆縣老百姓要對自己“敲山震虎”。不過總的來說,能有這麼多人到場參加,也算是給足了麵子,同時間接的證明了他本人在臨榆縣的威望人氣有多麼高。
平頭老百姓們自然隻能站在門外,甚至連稍微有身份的士紳地主也隻能站在門口,隻有一些名副其實的大官紳、大豪紳、大地主才能陪同在袁肅左右。整個場麵就如同眾星捧月,所有人都希望能跟袁肅湊的近一些,以彰顯自己與新上任大都督的關係好。
一番前奏的儀式過去之後,袁肅登上署衙大門口搭建的禮台上,通過臨時連接的擴音器向在場所有人做了一篇不長的就職演講。盡管他的演講與其他官僚一樣,都是盡量說一些好話,再說一些希望和展望,畢竟新官上任能說的也隻能是這些。然而他的演講當中卻故意用了一些有力量的詞語,比如把“盡力”改為“一定”,又比如把“希望什麼”改為“三年之內一定實現”等等。
演講當中給了老百姓一個具體數量的等待,自然要比以往的官僚主義大有不同,更顯出一種可以收買人心的公信力。
到了晌午時分,典禮正式結束,袁肅安排士兵有秩序的疏散圍觀的民眾。
疏散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雖然老百姓們情緒很高漲,對袁肅能夠接替吳承祿來管理山海關大感歡迎。可正是因為對袁肅的歡迎,所以才愈發要給這位新上任的大都督麵子,該配合的配合,該表現的表現,但是絕不應該無事生亂。
隨後,袁肅就在大都督府上設宴接待了那些到場的官紳、地主、企業家和外國代表等人,因為後院吳府的官邸尚且在收拾之中,所以宴席隻能擺在都督府的辦公區。不過這段時間都督府正好在重新裝修,不少以前的陳設都搬空了,地方有的是。宴席的供應一大半是借用吳府官邸的廚房,另外一部分則是從附近酒樓訂做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