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4章 募工募役(2 / 2)

兩天之後,何其鞏再次從灤州發來電文,電文的內容是關於八百名招募難民的安置。

灤州閑散的營盤不在少數,安置工作一點都不困難。隻是前後才過了三天時間,旅部和第一團團部當中已經傳出了不少非議。關鍵還是這八百人整日無所事事,儼然就是賴在軍營當中混吃混喝,而吃的喝的又都是第一混成旅的資產,怎能不叫人怨言?

看完這份電報之後,袁肅這才記得了灤州那邊還有正經事要做。他即可回了一封電文,讓何其鞏、王磷同聯合灤州幾個談得來的商號,盡快著手籌備硫磺加工廠的事宜,資金可以向錢莊、銀行貸款一部分,再把股份散出去一部分。

硫磺加工廠的規模就按照三百員工的規模來辦,先盡快招募幾名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讓老師傅對這三百名員工開展訓練。工廠和銷售渠道要在這個月月底之前確定下來,最好能在九月中旬開工。

另外那五百名招募的雜役,就按照軍營的標準立刻拉出去訓練,讓他們熟悉營中各項做事的標準。另外也大可安排一些工活讓他們去做,就好比硫磺加工廠開始建廠的時候,完全可以命令這些雜役去充當建築工,不僅可以實踐基建技巧,還能節省工廠建設的開支。

這件事隻是一個小細節,但對袁肅來說這是拓展產業的正式開始。今日能建立起硫磺廠,明日也能建立起木炭廠,用不了多久屬於他個人的兵工廠便能落地成型。

八月中旬的一天,北京破天荒的發來一則官電,中央政府已經正式批下第一筆賑災款項,合計約為七萬元。這筆賑災款項將會在月底之前配置妥當,一部分換購成賑災糧食,另外一部分則以現款的方式派發到山海關,以作其他調度之用。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盡管前前後後確實拖延了一個月之久,而且這還僅僅隻是七萬元的賑災款項,之後的第二筆賑災物資什麼時候能下來仍舊是未知數。但不管怎麼說,這是中央政府做出表態的重要一步,不單單可以讓難民們得到安慰,也能讓前線主持賑災工作的官員們得到鼓舞。

不過在這一則官電當中還提及了另外一件事,財政部為了監督賑災款項的用度,特意調派了一名官員擔任“山海關賑災會辦”一職。這份新的人事任命很大程度上是出乎意料的,以往任何賑災工作幾乎都沒有這樣的設定,所謂監督賑災款項的用度,基本上都是由主持賑災的官員一並兼任。

如今另外加派一名負責監督的會辦,在職能上與袁肅這位前線賑災總司令存在衝突,在職權劃分上更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盡管這是一件奇怪的事,然而袁肅在左右尋思之後也沒有太放在心上,中央要監督款項的賬目這是好事,反正也就是價值七萬元的物和資,該怎麼用就怎麼用。他向來對金錢看得很淡然,更不用說妄圖從中漁利什麼的,縱然要漁利這點錢也完全塞不滿牙縫。

吳立可在收到賑災總司令行營轉達北京發來的電文之後,立刻想到要先將這件事上報到吳承祿那裏。在過去的半個月裏,他每天都是心神恍惚的樣子,一直之前與袁肅會談的內容感到糾結和傍徨。盡管他直至今日都沒有給袁肅任何答複,可袁肅還是像一樣那樣,但凡有什麼需要聯絡本地官僚的事務,一律不去找吳承祿,而是直接來找自己。

看上去這是袁肅故意親善信任的舉止,可反而讓他愈發感到手足無措,自己跟袁肅走的越近,那就意味著跟吳承祿離的越遠。而且如此明顯的越俎代庖,哪怕吳承祿是一個傻子也應該看出幾分苗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