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肅從雷諾森的話語當中已經可以更加確定,英國人下功夫扶植他的目的,正是為了對付山東青島的德國勢力。否則斷然不會大老遠的讓濟南領事館總領事北上來灤州簽約,濟南領事館自然而然是負責威海衛一帶英國利益圈。
“好吧,這地區不關我的事。這份細則文件上的內容很合理,我想我們是時候安排正式的談判會議了,到時候我會與我的幕僚一起討論,同時我也希望你們能派出更正式的代表來與我商談這件事。”
“很高興能聽到袁將軍這麼說,這方麵我會盡快做出安排。另外,為了預祝我們能順利合作,我願意動用私人關係為袁將軍提供一批軍用物資,今後袁將軍若有這方麵的采購,同樣可以來找我,我保證在價格和服務上做到最周到。”
“是嗎?那我就先多謝雷諾森先生了,我預感我們的合作會非常順利。”袁肅一點也不客氣的說道。在他看來,洋人的東西不拿白不拿,既然他們認為可以收買自己,那自己索性順著意思多占一些便宜。
幾天之後,袁肅將陳文年、何其鞏、趙山河三人邀請到辦公室,就雷諾森提出的合作做了一番介紹。為了讓三人更好的了解英國人背後的意圖,他費了一些口舌介紹了一下歐洲目前的局勢,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早已經形成角逐之勢,歐洲火藥味已然燒到了遠東地區,列強諸國為了各自在世界的利益,相互排擠、相互戒備、相互鬥角。
他沒有把整個局勢說的透徹,隻是用預判的口吻告知英國與德國形同水火,很有可能會爆發出激烈的摩擦。他不打算站著洋人的任何一邊,也不可能去幹涉歐洲列強的鬥爭,無非是想借這個機會擴充自身的實力。
趙山河是一個沒有太多遠見的人,基本上袁肅說什麼他便認可什麼。何其鞏則是接受過中西兩方的教育,對西方先進的知識很是欽佩,他本人是堅定不移的愛國者,但也推崇師夷長技以製夷的思路。
中國過於落後,洋人又虎視眈眈,不付出一些東西怎麼可能換取洋人的扶助?
何其鞏在這一點上還是有一定開放的思想,隻是卻覺得萬萬不能徹底淪入洋人的掌控之中,也不能出讓太多的主權利益做為交換的條件。
倒是陳文年對此頗有擔心,他本身對洋人沒有什麼好感,此外好不容易熬到袁肅出頭,自己總算擔任旅部總參謀長,在這個時候若是讓洋人插一腳起來,就怕會鬧出意外的亂子來。當初大總統責備袁肅擅自與洋人建立關係,他可是親自帶著袁肅的信函前往保定找總督張鎮芳說情,自己可不想種種經曆修成正果,倒頭來被打回原形。
更何況,就算這件事大總統不會責怪,可一旦洋人做的太過火,今後凡事都要以洋人馬首是瞻,單單這一點他就無法接受。
袁肅在了解三人的態度之後,他言真意切的表示,正是因為這件事要小心處理,自己才會找他們三人來一起商議。包括在之後正式的談判會上,他也會讓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據理力爭,一定爭取到對自己最有利的合作條約。
何其鞏理解袁肅的想法,同時也對袁肅請他們來對這件事做參考感到欣慰,於是他站在袁肅的立場上曉情動理的勸說了一番陳文年。
陳文年堅持了一陣,發現袁肅心意已決,何其鞏和趙山河也都沒有異議,最終隻好歎了一口氣,說道:“既如此,我也隻能希望這件事能順利辦成,萬萬不可有任何後顧之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