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新生事端(2)(1 / 3)

聽說小偷逮著了,王四嬸那個樂,她一天三趟來派出所鬧,讓史偉力叫案犯退賠贓款贓物。李仲平告訴她說:“後麵還有很多法律程序需要走,你著什麼急!”李仲平馬不停蹄開車趕往“新生兒童村”找豆豆和土土取證。路上,李仲平心裏特別扭,埋怨史偉力說:“這案子你是怎麼搞的嘛,連個一般性詢問筆錄都沒做。害得大夥現在從頭返工不說,還搭上一起案件。你這人辦事太粗糙,除了對薛文和肖飛下了點工夫外,其他人你根本就沒訊問過。”史偉力解釋說:“這些人歲數太小,即使有案子也處理不了,不如不費那個精力。所以……”李仲平氣火火地說:“所以你就急急急忙忙把這堆小不點兒全塞給我處理。”史偉力看看李仲平,想說什麼他又不敢說,他知道李仲平發起火來比他厲害,就沒自討沒趣,再說這事自己理虧。 他一路上沒敢多說話,光聽李仲平嘮叨了。

到了兒童村,李仲平看到了豆豆和土土還有小尾巴,他們麵色滋潤、整潔健康,待人接物言談舉止禮貌大方,沒有了那種奔波和求生的眼神,那雙眼睛烏黑發亮,充滿了幸福的活氣與天真的靈氣。他們顯得成熟多了,長胖了,也白淨了,個子長高了一大截。

李仲平有點不忍心再捅他們的傷疤,但為了破案,不得不請村長配合,先給他們做一下工作。

村長笑著說:“沒什麼,他們很懂事啦,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這個道理他們懂,沒那麼費勁,你們就問吧。你們在這兒等我,我去把他們傳來。”李仲平立刻製止說:“還是到他們宿舍去問吧,正好我也想看看他們平時的狀態。”到了他們宿舍的門口,聽到裏麵正在放電視節目。李仲平靜靜地站在門口,他們正在聚精會神地看“人性與獸性”節目。李仲平也跟著一起看。電視裏正在播放非洲野生動物片段:一群獅子懶洋洋地躺在樹叢中休息,幾隻幼獅在大獅子的周圍嬉戲,一會兒叼大獅子的尾巴,一會兒叼著樹枝互相追逐咬逗。遠處,幾個探險者正舉著大炮筒對著獅群攝像……

麵對這種和諧的畫麵,話外音中那滄桑感慨的解說震撼著人的心靈:“為了生態平衡,人們把囚籠中圈養的動物的後代放歸自然,以保持和延續它們的獸性,逐漸培養它們捕獵覓食的本領,在惡劣條件下學會生存,在惡劣環境中喚起這種猛獸的尊嚴。由此我們聯想到人類在這方麵恰恰也需要這樣的借鑒,正如我們將罪犯的那些孤獨流浪的子女收納回歸正常的社會秩序中,加以引導和保護,以保持和延續其純潔的人性……人和動物如此一致的願望完全是為了避免自然與社會的惡性循環。我們不得不驚歎,在人與動物共生的世界裏,都需要一種包容與和諧……換句話說,把獸性變為人性化和把人性變成獸性化,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都是不可取的,都是違背自然發展規律的。”李仲平被感動了,說得多好啊!

看到李仲平和史偉力到來,三人驚訝地站起來,很禮貌地異口同聲說:“李伯伯好,史伯伯好。”一個個靦腆得像小姑娘。

李仲平一邊往裏走一邊說:“你們接著看,我問完事就走,不打攪你們啊!”土土、豆豆跟著李仲平進了裏間屋子取筆錄。史偉力坐在小尾巴旁邊親呢地用手劃拉著他的頭發說:“長高啦,嗬嗬。”小尾巴隻是笑,嘴動了動沒說話,繼續看電視節目。

取完筆錄,李仲平興奮地收拾東西,說了聲:“OK,打道回府。”沒人應聲,他往外屋看了看,外屋裏史偉力和孩子們正看得歡,時不時地還和孩子們討論那頭母獅子該不該伏擊那頭小野牛。

畫麵裏,一頭小野牛闖進了獅群布下的包圍圈,一頭獅子瘋狂地撲了過去,一下撲倒小野牛並死死按住,其他獅子紛紛跑過來,東咬西扯,小野牛渾身上下立刻皮開肉綻。

小野牛絕望地哀叫著,掙紮著。獅子們死死咬著它,繼續撕扯著它身上的皮肉。

不遠處,一台吉普車上幾台“大炮筒”攝像機鏡頭對準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麵。這些人根本沒有理會小野牛的哀號,還不時激動又興奮地議論著,指點著,驚呼著……幾個持槍的獵人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一絲一毫不敢怠慢。

畫外音說:“它們為了生態的平衡,不得不進行優勝劣汰的獵殺,一旦有機會,對幼小的弱者也不放過。因為這些母獅也是母親,它們要養育它們未成年的幼崽。這是一條食物鏈上的規律,一條不變的自然法則,野牛要吃草,獅子要吃肉,這是大自然給予的恩賜,上蒼對這種殺戮是寬容的,大度的……”畫外音繼續說:“幾千年來,我們人類一直是這條食物鏈上的捕食者,人類不但要用這些動物的肉體作為美食,還念念不忘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奢求,以至於造成了大型貓科動物和偶蹄類動物身上的皮毛和羚角被作為珍貴的衣飾炫耀……人類對生態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我們的人類文明已經進入到了冷漠的生態平衡狀態,今天終於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殘忍行為是否能夠繼續這樣持續下去……”畫麵上,小野牛的哀號驚動了不遠處的母牛,它狂奔過來想救小野牛,然而,麵對強大的獅群它無能為力,隻得退避三舍,眼睛裏流露出絕望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