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聽到周圍的人感歎現代社會做人難,處世更難。但同樣是做人,為什麼有些人如魚得水,走到哪裏都受人歡迎,有些人就遭人厭惡,做什麼事都四麵楚歌呢?成功的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均等的,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凡是做得不好的,都是那些沒有改變自身錯誤的人。而那些做得好的人,通過不斷改正自身錯誤,丟掉讓人反感的小毛病,從而避免了到處“碰壁”的生活狀態。

IBM的創始人華特先生說過一句極端的話:“成功的法則就是把犯錯誤的速度提高一倍。”因此,我們不必害怕錯誤,而要以錯誤為師,找出通往成功的道路。讓人遺憾的是,我們有時過於自負,過於相信我們自身的才幹和優勢,對錯誤並不重視,更不努力去改正自身的錯誤,而這些看似不大的錯誤一旦形成習慣,其所造成的危害就是巨大的,你甚至要拿出一生為其買單。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以其謙和淡定的處世態度贏得了眾多的追隨者。當我們看著美元票麵上華盛頓的肖像時,看著他白色卷發映襯下平靜、自信、顯示著自控力的麵龐時,誰又能想象他年輕時曾有一頭紅發,脾氣火暴呢?要是他沒有學會靠自控力改變自己火暴脾氣下的諸多毛病,那恐怕就無法成為受人民愛戴甚至讓對手折服的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了。

在中國近代史上,曾國藩被許多人奉為為人處世的典範。然而在其年輕時,也同樣有許多毛病。

道光年間,曾國藩在北京做官,血氣方剛,年輕氣盛,加之一路順風,平步青雲,傲氣不少,“好與諸有大名大位者為仇”。鹹豐初年,他在長沙辦團練,也動輒指摘別人,與綠營齟齬鬥法,與湖南官場的鑿枘不合,在南昌與陳啟邁、惲光宸爭強鬥勝。雖在表麵上獲勝,實則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又如參清德,參陳啟邁,參鮑起豹,或越俎代皰,或感情用事,辦理之時,固然幹脆痛快,卻因鋒芒畢露、剛烈太甚,傷害了這些官僚的上下左右,埋下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隱患。鹹豐七年曾國藩在家守製時,經過一年深刻的反省,對自己過去的錯誤有了深刻的認識:“長傲、多言二弊,曆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之由,未嚐不視此二者為樞機。”“他總結了這些經驗和教訓之後,便苦心鑽研老莊道家之經典,潛心攻讀《道德經》和《南華經》,經過默默的咀嚼,細細的品味,終於大徹大悟。同治元年,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三千裏長江水麵,迎風招展的全是“曾”字帥旗,成為中興晚清的“第一名臣”,得以善始善終。

本書在研究參考眾多相關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為人處世中最為普遍也最為典型的101種錯誤。全書采用了理論與事例緊密結合的方法,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舉例多為現代人際中最為常見的典型事例,實用性與知識性兼備,相信每個讀者都可以從書中找到自己為人處世中易犯的錯誤,對自己身上存在的錯誤來一次“大掃除”,從而取得人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