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過去的毒(2 / 2)

神智還沒恢複清明的時承暄看到了一個長得跟絮煙很相似的少女,還以為是她是絮煙的魂魄來找他了。她說她叫戴喜喜,是幫義父來采藥的。

不久後,他們又遇到了一次襲擊,是南梁一位親王的死士們,再之後戴公公出現了。

戴公公是南梁的********,是皇帝的親信,他或許能說動南梁皇帝,說動那些親王暫時放過他們母子。

戴公公也提出條件,不是自家人不好幫。自家人的意思就是,他一位義女,以後如果能成為世子妃的話,他自然就全力幫助世子殿下。

這對朱黎,對陳玄王府來說,都絕對是一種侮辱,誰家的正妃能娶一位宦官的義女。

時承暄卻跟母親商量著,可以答應這件事。原因並不是因為戴喜喜長得像鮮於絮煙,而是現在需要適當示弱。

讓那些人覺得自己被壓製了,抬不起頭,自然就高興了。隻要自己注意收斂鋒芒,敵人就會漸漸對自己失去戒心,放鬆警惕。這樣就不用過天天算計的日子,會節省不少心力,手上的力量不會完全暴露,也方便暗中做一些事情。

王妃是經曆過大事的,自然知道這種情況要扮演什麼角色好,於是她就苦苦哀求戴公公,同意以後讓戴喜喜做她的兒媳,還拿了一對家傳的玉鐲做聘禮,玉鐲裏側鐫刻了兩闕詞,分別是九張機中的念茲與靈犀兩句。

戴公公越發得意,還讓王妃在一張白絹上寫了血書為證,之後將這事啟稟了南梁皇帝,陳玄王世子為保命要娶戴公公義女為正妃的事,好長一段時間都成為鄴城大眾的笑資。

但依舊有人對此還不滿意,想痛打落水狗,他們揪著陳玄王妃的身份,說她擅自來南梁就是做奸細的,朱黎不可相信。

而景帝此時也發話說,陳玄王妃是自己思子心切做的個人行為與朱黎無關,要押她回來送到大理寺處置。

王妃怎肯受牢獄之辱,剛到南梁、朱黎邊境的時候,就從飛馳的馬車跳下,想要自盡,後來雖然救回一條命,但卻成了植物人,昏迷不醒。

陳玄王向景帝求情,看在自己兒子為朱黎當一世的質子,隻要他能保住南梁不進攻朱黎,就算有功,王妃昏迷不醒,就不要再追求了,以防兒子再生出什麼貳心,就不踏實做質子了。

景帝想想也很有道理,就將這件事揭開不提。王妃也沒留在陳玄王府,她娘家出麵將她接了回去,說是有更好的方式調養。

其實是閣老知道了這件事,知道時承暄擔心母親,就跟他說,如果他們之間還有信任的話,她會讓手下的神醫照顧好王妃,想辦法讓她醒來。

時承暄表示絮煙的親人,他肯定是信任的,母親在環羲閣,比留在朱黎讓人放心。

閣老以前從心底是認可時承暄做她的外孫女婿,也是很欣賞他的,如今見發生了這樣多的事情,也是很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