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3 / 3)

心主熱

疥癬

〔海〕小兒經絡蘊熱,頭麵及身體生瘡。四君子加栝蔞根、桔梗各半錢煎服。

〔湯〕小兒惡瘡,天氣溫和,頻與澡洗更衣,名曰外宣,亦不宜服藥。小兒不得已而服藥,此乃下法。若將養合宜,何疾可侵,更令乳哺有節,勿令過飽,其身乃如藥樹,此養生之理也。

〔湯〕惡瘡方,頻浴身安,外宣無病。

春用柳條、荊芥,夏用棗葉、槐枝,秋冬用苦參。煎湯洗。

敷瘡藥方剪刀草 黃連 苦參上等分為末,先洗淨,次用麻油輕粉調敷。

〔田〕瘡癬治法。浸淫瘡,宜用苦瓠散塗之。幹癬,宜用羊蹄根絞自然汁調膩粉塗之。濕癬,宜用青金散貼之。

苦瓠散 治小兒浸淫瘡,漸展不止。

苦瓠(二兩) 蛇蛻皮(燒灰,半兩) 蜂房(微炒,半兩) 梁上塵(一合)上為細末,生油調塗,攤帛上貼。

青金散 治小兒濕癬、浸淫瘡。

白膠香(研,一兩) 輕粉(半兩) 青黛(二錢半)上研為細末,幹糝瘡上。

〔《秘錄》〕治小兒風疹不止。白礬十二分,暖熱酒投化,用馬尾蘸酒塗之。

〔《山》〕小兒頭麵爛瘡。木耳舂細,蜜調敷。又,冷水調平胃散敷,俱幹則易之。

心主熱

眉煉

〔田〕眉煉治法。用青金散敷之。如不愈,燒小麥存性研細,好油調塗。

心主熱

耳瘡耳凍瘡

〔丹〕小兒耳後月蝕瘡。蚯蚓糞燒,以豬油和,敷之。耳上生瘡。竹葉燒末,豬脂敷之,妙。

楊氏以雞子白和敷,立瘥。耳月蝕方,胡粉和上敷之。耳後月蝕,黃連末敷之,安。

〔湯〕白蘞散 治小兒凍耳成瘡,或癢或痛。

黃柏 白蘞(各半兩)上為末,先以湯洗瘡後,用生油調塗。

心主熱

麵瘡

〔世〕治小兒麵瘡,通麵爛無全膚,膿水流漓,百藥不效者。陳年臘豬油不入鹽者,敷之神效。

心主熱

口瘡

〔《簡》〕如聖散 治小兒口瘡不能吃乳者。

江子一粒或二粒,研爛,不去油,入朱砂、黃丹敷紙絹上少許,剃開小兒囟門,貼在囟上。

如四邊起粟米泡,便用溫水洗去藥,恐成瘡,更用菖蒲水洗便安,其效如神。

〔世〕南星膏 治口瘡,小兒難用藥。

以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龍眼大,為末,卻用酸醋調,塗腳心,甚妙。

〔《千》〕治小兒口瘡,飲乳不得。以白礬如雞子大,置醋中,塗兒足底,二七次即愈。

〔無〕牡蠣散 治小兒口瘡。

牡蠣( 通紅,取出候冷,研細,以紙裹入土中七日出火氣,三錢) 甘草(炙,為末,一錢)上和勻,時時挑少許糝口中,或吐,皆無害。

〔田〕口瘡治法。乳母同兒宜服洗心散、瀉心湯,然後用黃柏末研細糝之。(瀉心湯方,黃連一味為末,蜜水調,不可煎。)〔湯〕治口瘡驗方。

黃柏(蜜炙赤,半兩) 青黛(一分)上二件為末,頻糝口內愈。

〔《鬥》〕口瘡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宜附子理中湯。

心主熱

癩頭瘡

〔世〕治久癩頭,用黃連細末敷之。治年久癩頭。內用苦參丸,食後服之;外用苦參末油敷之,二月愈。

〔丹〕又方 用防風通聖散酒製,除大黃另研為末,再用酒拌曬幹為末,每一錢,水煎服,日四五服,至三十帖見效。

又方川芎 片芩(酒) 芍藥(酒) 陳皮(各半兩) 白術(酒) 當歸(酒。各一兩) 天麻(酒)蒼耳(七錢半) 黃柏(酒) 粉草(酒) 防風(各三錢)上 咀,煎服。四五次服之,服過睡片時。

小兒癩頭。用燒紅炭淬長流水,令熱洗之,仍用芫荽子煎豬脂,去子用脂敷患處。又法,用胡荽子、伏龍肝、懸龍尾、黃連、白礬為末,油調敷。

頭瘡方豬油(一錢,半生半熟) 雄黃 水銀(各二錢半)上研和勻,敷瘡上。

又方 治小兒癩頭並身癩等證。用鬆皮燒灰,白膠香、枯礬、大黃、黃柏,油調敷患處。又方,用臘月馬脂油搽患處,極妙。

〔《簡》〕頭瘡。大筍殼燒為灰,量瘡大小,用灰調生油敷,又加膩粉佳。

〔《秘錄》〕小兒頭身諸瘡。燒雞卵殼和豬脂敷之。

〔世〕治癩頭。

鬆香(一兩,幹銚溶開,安在石上,俟冷,取起輕輕研細) 黑龍尾(三錢,即屋塵垂掛者)白芷(半兩) 鬆樹皮(燒灰,二錢) 水銀(二錢) 黃丹(三錢) 雄黃 白礬(各二錢)上為末,以血餘入香油煎爛,調敷患處。

心主熱

腳凍瘡

〔湯〕生附散 治爛腳瘡。用生附子為末,麵水調敷之愈。

心主熱

痘瘡治法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