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3 / 3)

三曰催產者,若婦欲產,漿破血下,已見是正產候,但卻未生,即可服催生藥以催之。忽有經及數日,產母困苦,亦可服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生,此名催生。

四曰凍產者,冬月天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以致兒子不能生下,此害最深。若冬月產者,下部不可脫去綿衣,並不可坐臥寒處。當滿房著火,常有暖氣。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常暖,血得熱則流散,使兒易生,此名凍產。

五曰熱產者,盛夏之月,產婦要溫涼得所,不可恣意取涼,傷損胎氣。亦不可人多,熱氣逼襲產母,使產母血沸,而有發熱,頭痛,麵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此名熱產。

六曰橫產者,兒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產母未當用力而用之過也。兒身未順,用力一逼,遂至身橫不能生下,當令產母安然仰臥,後令看生之人,先推其手令入直上,漸漸逼身,以中指摩其肩,推上而正之,或以指攀其耳而正之。須是產母仰臥,然後推兒徐徐正之。候其身正,煎催生藥一盞,吃了方可用力,令兒下生,此名橫產。

七曰倒產者,產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子不能回轉,便直下,先露其足。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不可令產母用分毫力,亦不得驚恐,使兒自順雲。

八曰偏產者,兒身未正,產母用力一逼,致令兒頭偏拄左腿,或偏拄右腿,故頭雖露,偏拄一畔,不能生下。當令產母仰臥,次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令兒頭頂端正,然後令產母用力一送,即便生下。若是小兒頭後骨偏拄穀道,隻露其額,當令看生之人以綿衣炙溫裹手,於穀道外方輕輕推兒頭令正,便令產母用力送兒生也,此名偏產。

九曰礙產者,兒身已順而露正頂,不能生下。蓋因兒身回轉,肚帶攀其肩,以此露正頂而不能生。

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輕推兒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使兒生下,此名礙產。

上橫產、倒產、偏產、礙產四法,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據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也。

按倒產者,今世往往隨其倒足生下,並無後患,子母雙全,不必根據推足上之法亦可。又礙產者,往往肚帶有纏在兒頂上,而兒頭自出在產門外,看生之人,以手撥其肚帶,從兒頭頂過而下之者,又有肚帶纏在頂上一匝,而兒與胞衣自然同下者,皆無妨。不必以此礙產法入產門裏撥下之也。

十曰坐產者,言欲臨產時,高處係一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令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此名坐產。

十一曰盤腸產者,趙都運恭人,每產則大腸先出,然後產子,產後其腸不收,甚以為苦,名曰盤腸產。醫不能療。偶在建昌,得一坐婆施一法而收之,其法以醋半盞,新汲冷水七分,調停 產母麵,每 一縮,三收盡,此良法也。

〔丹〕產後腸不收。香油五斤,煎熱盛盆,俟溫,坐油盆中,約一頓食時,以皂角末吹入鼻中,嚏作立上,妙。(《鬥門》)〔《大》〕半夏為末,搐鼻中,則腸上矣。又方。以大紙撚蘸香油,點燈吹滅,以煙熏產母鼻中,腸即上矣。又方,以蓖麻子十四粒,去殼,研如膏,貼產母頭頂中心,腸上,即減去。

胎前症

催生法

〔《大》〕大凡生產,自有時候。未見時候,切不可強服催生滑胎等藥,或勢不得已,則服之。又雲;切不可坐草,及令坐婆亂下手。(凡催生藥,必候腰痛甚,胎陷下,漿血破,方可服。)〔丹〕催生隻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方見婦人通論,即芎歸湯。)催生如聖散黃蜀葵子小半合,一方二錢重,研爛,以酒濾去渣,溫服,神妙。或漏血胎幹難產痛極者,並進三服。

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產。須見正產候,方可服之。歌曰∶黃葵子炒七十粒,細研酒調濟君急,若遇臨危產難時,免得全家俱哭泣。

〔丹〕又方 以香油、白蜜、小便和勻,各半盞,調益母草末服。

一方 止用油、蜜、小便,能下難產。

〔《秘錄》〕治橫產不得出。車前子末,酒服二錢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