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雲∶病患或從呼吸上蝕其咽喉,或從下焦蝕其肛陰,蝕上為惑,蝕下為狐。狐惑病者,豬苓散主之。(方未考究。)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 (一本,皆有“黃”字。)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方見下血。)
合病並病汗下吐後等病
狐惑續法
一婦人狐惑聲嗄,多眠,目不閉,惡聞食臭,不省人事,半月後又手足拘強,脈數而微細。先與竹瀝、薑汁一盞服之,忽胸中有汗,腹鳴,即目閉省人事,遂用參、術、歸、陳入竹瀝、薑汁飲之,五六帖而愈。
〔《活》〕狐惑傷寒與濕 皆蟲證,初得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變成此疾。大抵傷寒腹內熱,食少,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髒及下部,為 蟲病。其候齒無色,舌上盡白,甚者唇黑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喜眠,蟲蝕其肛,爛見五髒則死。當數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瘡,蟲蝕其髒,下唇有瘡,蟲蝕其肛,殺人甚急,多因下痢而得,治 桃仁湯、黃連犀角湯、雄黃銳散主之。
治 桃仁湯生艾 桃仁(去皮尖,炒,雙仁不用) 槐花子(碎。各一兩) 大棗(十五個,去核)上水二盞,煎至一盞半,分三服。
黃連犀角湯 治傷寒及諸病之後,內有 出下部者。
黃連(半兩) 犀角(一兩) 烏梅(七個) 沒藥(一分)上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分三服。
雄黃銳散 治下部 瘡。
雄黃 苦參 青葙子 黃連(各二分) 桃仁(去皮尖,一分)上為散,以生艾搗汁為丸,如棗核大。綿裹納下部,扁竹葉汁更佳。冬月無艾,隻用散裹納亦得。
合病並病汗下吐後等病
百合病
百合病論曰∶百合病者,謂無經絡,百脈一宗,悉致病也。人常默默然,意欲食不能食,意欲臥不能臥,意欲行不能行,或有時聞食臭,或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即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雖似和,其人脈微數,每溺時輒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時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體症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各隨其症治之。(《活人》雲∶此名百合傷寒,多因傷寒虛勞大病之後不平複,變成奇疾也。)百合病發汗後,宜服百合知母湯。
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兩,切)上先將百合水洗浸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又將井水二盞,另煎知母取一盞,去渣,和百合一盞同煎,取一盞半,分溫再服。
百合病下後者,宜用滑石代赭湯。
百合(七個,劈) 滑石(三兩,碎,綿裹) 代赭石(如彈大,一枚,綿裹)上先將百合水洗淨,浸一宿,當白沫出,去水,更以井水二升,煎取一盞,去渣,另用水二升,煎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渣,後合和同煎,取一升半,分溫服。
百合病吐後,宜用百合雞子湯。
百合(七枚,劈) 雞子黃(一枚)上先將百合水浸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井水二升,煎取一盞,去渣,納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宜百合地黃湯。
百合(七個,劈) 生地黃汁(一升)上水洗百合浸一宿,當白沫出,去水,更以井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盒飯如漆黑。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用百合一升,以水一鬥漬之一宿,洗身已,食煮餅,勿以鹽豉食之。
百合病渴不瘥者,宜栝蔞牡蠣散。
栝蔞根 牡蠣(炒。各等分)上為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病,變發熱者,(一作發寒熱。)宜用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兩) 滑石(三兩)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止服,熱則除。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複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複下之,此亦為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