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大陸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人喜歡戰爭,那他就是個瘋子。戰爭的殘酷與血腥,已經成為諾亞大陸居民的噩夢,製造著無數孤兒寡婦的眼淚,那麼,誰應該為戰爭付帳呢?那些鼓吹戰爭的人不會,那些利用戰爭的人不會,隻有那些飽受戰爭摧殘的民眾,那些如泥土一般被人踐踏的民眾。——《諾亞雜記》
※※※
數千騎兵都被消滅掉,大軍的補給線出現危機,這是銅金事先預想到的一種情況,即使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對於一名老謀深算的用兵家來說,也不能掉以輕心。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現在最好是攻破白山城,然後憑城堅守,等冬季過去,一舉攻破其餘兩城,獲得戰爭的主導權。問題在於幾萬大軍的糧草如何維持?就地征集?強搶民糧?
銅金沒有那麼愚蠢,他很清楚,隻要有白山城在,即使他們能占領一段時間,也會因為冬季糧草稀少、後勤被斷絕,熊族的持久戰下最終被迫撤軍,如果能安全撤離那還是好的,一旦受到包圍或阻擊,全軍覆沒的結局在等待著他們。
即使他們能從容撤退,也必須趕在開春以前到達神獄城邦,開春後山麓泥濘,道路難以行軍。一旦被其它城邦了解到神獄城空虛,鬼才會放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個重要的消息是剛剛脫離白山民眾的眼線帶回的,城市內的居民在大軍到來之前都撤離到鄉村去了,熊族領路人親自下的動員令,一改以往守城用民眾當盾牌,或拉輕壯男子做苦力的慣例。城市內的眼線也不得已隨著民眾撤離,由於沿途都有熊族士兵幫忙“指引”人群,“維持秩序”,才無法返回城中準確估計守備士兵的數量。從另一方麵來講,即使攻擊魔法在冬天威力都有不同程度的的減小,這樣做也是十分危險的,不用民眾做掩護,等於把自己的部隊完全暴露給敵人的生命法師。狼蹤沒有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雖然他明白這樣有些白操心,不過狼蹤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熊族的新統治者如此糊塗,明目張膽地將部隊暴露給敵人?
現在熊族放在城內的士兵隻有三千人上下,市民完全撤離,銅金企圖消耗他們糧草的策略再無效果,而神獄大軍的儲備糧食隻夠一個月用,除去預備返回接應新糧草隊的十天糧食,隻有二十天時間用來作戰。如果想改變這樣的局麵,銅金老城主隻有一條路可走,就如同後來狼蹤在日記中記載的“拉達夫的計謀逼迫銅金城主選擇了他最不願意的策略。”
焦土政策。
焦土政策就意味著奪得城池後立刻毀城!這樣做可以顯示銅金城主必滅白山城邦的決心,也可以大量消耗熊族的勢力,要知道,建設困難毀壞易,隻要銅金能拆毀白山城,不論是對士兵還是將領都有交代,熊族在幾年內難以擁有堅固的據點,建設這樣的據點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起碼五年內不用擔心熊族的威脅。
戰鬥開始於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三日,清晨。
當時的記載是:白山部隊三千四百人,兩千步兵、八百弓箭手、四百名磁力師、兩百名工程兵以及非戰鬥部隊,其餘的神獄部隊兩萬八千人,一萬四千名步兵、六千名弓箭手、五千騎兵、一千名磁力師、兩千名工程兵及夥夫等非戰鬥部隊。
了解到城市中隻有士兵以後,銅金城主毫無猶豫地動用手頭的磁力師部隊,追尋城市中的生命信號,管它是人還是牲畜,發現一處轟炸一處!既然決定使用焦土政策就不需要在意對城市的破壞。磁力師的火球與閃電滑破天際,落在白山城中,巨大的轟鳴在山峰間回蕩,有些地方甚至因聲音的震動而引發雪崩。
磁力師的轟炸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銅金並不太介意,如果他是守城的人,也會搭建好各種掩體,利用冬天的特性,隻需要混合水和沙子,凍結實後什麼魔法也難以取得大的作用。白山城的地勢使攻城的兵力難以展開,二百米長的城牆無法一次投入大量的士兵。銅金並不擔心,他沒有讓魔法部隊消耗太多,時刻準備轟炸出現在城頭的部隊。
重裝步兵出動了,主要由矮人族構成的重裝步兵全身穿著鎧甲,單人使用雙手戰斧,三人一組,共同使用一個尖底重盾,每前進十步就用重盾組成防禦線,然後每盾之間的縫隙通過後一排重裝士兵,如此往複接近白山城下。這種防禦方式,城上如拋下石頭木樁也沒有太大的效果,如果是夏天還可以使用火箭或油彈攻擊,冬天用這些武器就是個笑話,在燃燒的地方揚把雪就足以滅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