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證券市場風險警示語。然而,進入2007年後,部分投資者將這句話改編成了“股市沒風險,入市要大膽”。隨著股市一路狂奔,滬深指數幾個月時間就翻了一番多,許多股票價格天天創下新高。一時間,股市似乎成了天底下最容易賺錢的地方,股票似乎成了天底下最容易賺錢的工具。股市蕭條時期發誓再不入市的老股民又重新殺回了股市,更有許許多多的新股民急急忙忙趕到股市開立賬戶,買進股票或者基金。各證券營業部又排起了長隊,大量資金從銀行流入股市裏。電話委托打不通了,網上交易操作不了了……每天有二三十萬人湧入股市。在許多人看來,現在的股市是一個遍地有錢撿的地方,所有的股票都會上漲,所有的股民都能賺錢。管理部門為此連續兩次向股民提示風險,但很少有人相信。在他們看來,現在是大牛市,入市就賺錢,買股就獲利,還會有什麼風險可言?於是,有的人甚至把住的房子也抵押給銀行來貸款炒股,把養老金也拿出來買股票。謹慎被嘲笑為膽小,追漲成為潮流,風險被繁榮遮蓋。

然而,就在許多股民鬥誌昂揚之際,2007年5月30日印花稅提高的政策出台,使股市轉瞬步入跌勢。僅僅五天時間,就有幾百隻股票連續出現五個跌停板,許多股民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牛市賺錢的樂趣,就嚐到了虧損的滋味。這時候,他們才體會到股市真的是有風險。

但是,許多股民並沒有弄清楚股市風險出自哪裏,應該如何防範。他們還是把希望寄托在運氣上,寄托在搏傻上,寄托在莊家身上。

其實,股市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這裏既有賺錢的機遇,也有虧本的風險。它可以使投資者血本無歸。正如1987年10月美國股市“黑色星期一”產生之後,一位華爾街經紀人在談起股票交易時所說:“從事股票交易就好像進入一個魔幻般的世界,到處布滿了陷阱,不知什麼時候你稍不留心,就會墮入深淵。”

股票和風險是孿生子,從股票誕生的那天起,風險就與它相伴相隨。在整個股票投資的過程中,股市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而每一方麵的風險都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嚴重的損失。與其他產業不同,炒股票本身不創造價值,它隻是不斷地進行著財富的再分配,有人賺錢,就會有人虧本,有人春風滿麵,就會有人淚雨滂沱。因為某一隻股票的價值在一定時期是一定的,即使因公司業務的發展、通貨膨脹等因素,其價值上漲幅度也是有限的。之所以有人賺錢,是因為有一部分人在低價時買進,高價時賣出,而在高價時買進的人由於在更高價賣不出去,隻有以低於買入價的價格賣出,這樣就形成了虧損。在牛市裏固然有逢股必漲、買股必賺的現象,但這絕對是不會持久的。隨著股市泡沫的增加,股市的風險也急劇放大。那種認為牛市裏遍地是黃金,炒股一定能賺大錢的想法是天真的,也是無知的表現。如果我們不正視股市風險的存在,不掌握規避風險的技巧,則不僅難以真正在股市裏賺到錢,而且還極有可能虧掉老本。

股票市場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會影響股市價格的波動,因而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或損失。股市風險就是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對投資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作為中小投資者,我們沒有辦法控製股市的風險,但我們可以防範和避免風險,其前提條件,就是要了解股市中到底有哪些風險。本書以大量的事實為基礎,通過對中國股市某些典型運作的分析與研究,揭示了股市風險存在的原因與形式,探討了防範和避免股市風險的方法與技巧。從本書中,讀者可以了解股市大鱷是如何翻雲覆雨套牢中小散戶的:了解股市黑洞是怎樣花樣百出誘人跌入深淵的:也可以認識到輕信謠言、迷信股評、跟風炒作是如何的可怕……這對於廣大股民防範和避免風險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編者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