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河案(1 / 3)

太道年間,十月初五。

新都舊都隔河相望,河為天河,天河入海段有座一丈寬數百丈高的巨塔。

名天河碑,天河碑乃皇權象征。

曆代皇帝像背後都聳立著天河碑,一來借皇帝與千丈天河碑等高,喻其高大。二來這碑已站在那千百年,無人知其來曆,且無法想象是如何建成的,乃是真龍天子天授皇權的力證。

臨近潮起,附近居民全部撤至十裏外,當夜隻聞一聲巨響。

這矗立千載的天河界碑轟然倒塌。

轉眼十月十五日,大金朝新宮大殿內一片富麗堂皇,奢靡莊重。

“所以,你們這群加起來已經500多歲的大學士也不知道這塊大石頭的來曆?是不是說這裏麵蹦出了個老猴子,要來大鬧我這新王宮啊?“太後說完側臥轉身去逗李公公手裏的鳥兒。

台下跪著的都大臣們默不出聲,任由頭上豆大的汗珠滴下。

跪在眾人前的李榮堂已經年近七十,身為三朝元老,位及大學士,此時島國蠻夷之學肆虐,金朝古學,禮法倫常乃是自身之脊梁,是傳統朝綱之基石,他有話要說。

李榮堂擦了擦額頭正色道:“太後斷不可如此說啊,這天河碑是天授我大金朝皇權之重器。這天河碑倒,可是關乎朝綱的大事,臣,臣鬥膽薦皇上下罪己詔,行祭天禮,平息百姓之心,懇得上天之佑。”

太道皇帝一直坐在側麵,曲身麵向太後,不言不語,但聽到這要自己下“罪己詔”頓生怒氣。

皇帝怒道:“大膽,這罪己詔是那昏庸淫奢的宋林帝,無能任賊的齊正帝之流該下的,朕何罪之有?”

大臣們叩首,太後卻逗著那鳥:“叫啊,叫啊,叫啊。”

?那鳥沒有反應。“這該死的鳥”所有人低頭不敢說話,感覺那鳥就是自己。

太後慵懶轉身坐正:“罪己詔是可以下的,這連年絕收,天河碑倒,百姓也是怨聲載道,皇上就委屈點吧,萬方有罪,莫在躬身。倒是這祭天,哀家也是早就同意的,要辦就辦的風風光光。強我民心,壯我國威。”

?眾大臣齊道:“太後聖明。”

?“依洛耶呢,他對天河碑一事怎麼說啊?“太後慢條斯理道。

李榮堂;“稟太後,滋事體大且此為本國千百年前之古物,量其邊陲海島粗鄙之學,怎會對..”

“呦,那您這位逾近百年的大學士倒是給我說出個一二啊。”太後笑道。

“你再說說,我這連續三年,天河兩岸大澇,百姓民不聊生,你們倒是給我一個答複啊。”

“臣該死。”

“你要是死了,就能替皇上分憂,皇上早就賜死了們千百回了,你說是嗎?皇上。”

皇帝轉身回道:“母後聖明。“

?“罷了累了,哀家老了,哀家回去休息了,這國家大事還是交給你解決吧。”

“母後母儀天下,望母後注意身體,兒臣尚年幼,仍需要母後指點。”

“皇上要是有什麼大事自己無法定奪的,哀家自然會在旁輔佐。”太後起駕離開。皇上一直屈身低頭向著皇太後,直至太後走出這大殿,皇上直了直身子收起了恭敬,挺直腰,威嚴立顯,像一個皇帝一樣。?

太後走後,太道皇上與這些老大學士們在罪己詔上爭論措辭,大學士們也不肯讓什麼步,焦頭爛額之際舊都的季將軍求見,雖然季世塵覲見也不是什麼愉快的事,但總歸比這些老大學士們強,皇帝即宣其進殿。

???????“季世塵叩見皇上。”

季世塵四十有二,身經百戰,與左榮並稱“大金東西將軍”。季世塵受皇太祖恩,乃舊都大都督。數年前新都遷址於此,官服禮製也有所革新,季世塵那舊官服上的回玉紋與在場眾大臣格格不入,著實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