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雜誌社已經創辦了一年時間了,市場反響雖然也有,但始終還是不溫不火,所以我決定來個大的!”
會議室裏,主編蘇雷倜儻而立,意氣風發地訴說著自己的構想。
“我決定設立一個風雲人物的專題板塊,每年隻在年尾出一期采訪,但采訪的人物必須是重量級的。”
頓了頓,蘇雷補充道:“是那種,隨便說一句話都能吸引整個業界的目光的那種重量級。”
雜誌社是新成立的,蘇雷手底下的人就蝦米三兩隻。
所以,雖然譚學琬身上還掛著實習倆字,但也被叫來開會了。
聽了蘇雷的構想,她也跟其他人一樣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有人道:“說到重量級,都是官方人員比較多,我們小雜誌社,協調起來可能沒那麼容易啊。”
“你想多了,即使不是官方人員,咱們也不一定能請得動。”
自嘲的話,讓大家都笑了起來。
蘇雷也笑道:“那沒辦法,困難也要上啊!參天大樹都是從小樹苗長起來的嘛。”
“其實第一期的人選我已經定好了,‘明日資本’的創始人,許會清。”
蘇雷的話音落下,現場頓時騷動起來。
改開後這二十多年裏,國內湧現了不少實業家,但金融業的發展也就近十來年,能稱得上大佬的人物屈指可數。
許會清算是一個。
他的身世背景如何是個謎,大家隻知道他很早之前就出國留學,在華爾街廝殺過,後來回國,成了有名的IG資本在華國區的負責人。
沒過多久,他又成立了自己的“明日”資本。
傳奇的是,後來“明日”資本掉過頭去反將IG給收購了。
一路走來,許會清已是在國際上都小有名氣的投資人。
在國內的金融業,更是領頭羊式的人物。
如果能采訪到他,那絕對能起到震動的效果。
隻是,該怎麼才能采訪到呢?
許會清為人低調,他們這些小蝦米連人家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隻知道是個男的,從經曆大概能推斷出年齡在三十到四十。
采訪有難度,大家反而一副躍躍欲試,想將任務接到自己身上,挑戰一下。
不過,蘇雷去看向縮在角落一直默默不說話的譚學琬。
“小琬,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吧,包括前期的策劃,采訪,還有後續的寫稿,都由你來完成,如何?”
早在聽到許會清的名字時,譚學琬就開始緊張了。
隻是沒想到,這個任務竟然真的落到了她的身上。
為什麼啊?現場其他人明明都很想做這件事的。
譚學琬支吾道:“這個任務這麼重要,我、我還在實習期,怕做不好......”
蘇雷卻道:“好不好,也得嚐試了之後才知道。試試吧,我們都相信你的能力。”
雜誌社才成立一年時間,其他人頂多也隻是比譚學琬多入職幾個月而已,沒有明顯優勢的地方。
譚學琬沒法再推辭,隻好應下。
回到工位上,鄰座湊過來,酸溜溜地開口道:“主編果然還是向著自己的校友,把這麼重的任務交給你。”
譚學琬知道鄰座隻是單純地吐槽一句,沒有惡意,便笑道回應了兩句。
這次的采訪專業性很強,譚學琬雖然每天都在學習,但畢竟不是相關專業出身,遂向鄰座請教了一些。
鄰座毫無保留地說了自己的意見。
這也是譚學琬在這個小雜誌社工作的原因——大家精神昂揚向上,積極進取,但不爭不妒,沒有什麼勾心鬥角。
前期的工作準備好後,已是兩天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