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說:“請叔父十八般武器齊上,看帝鴻能否接得住!”
英招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叔就給你來個十八般武器齊出。”
英招十八隻手執十八般兵器,旋身躍上。十八般武器呼嘯著擊向黃帝。
黃帝隻知道英招厲害,十八般武器難防,不敢輕視,聚兩臂之力,揮金刀霍地迎擊。隻聽嘩啦啦震天價響,英招的十八般武器落地。
英招愕然愣住。眾大臣驚夷,齊叫一聲:“好厲害!”少頃,英招激動地叫道:“好威武的侄兒!叔父輸得高興。”
廣場上歡聲雷動。
少典帝忽地躍起身,手提金斧,出其不意,劈頭蓋臉砍向黃帝。
黃帝將手中金刀揚了揚,突然後躍,躲開金斧。
少典帝騰身,金斧再次劈落。
眾大臣臉麵失色,叫了一聲:“險!”
黃帝右手握住金刀,避開斧;同時左手倏地舉起,接住那霹靂閃電般落下的斧把。金斧架在了空中。
少典帝用力下捺,哪裏動了了分毫。少典帝回抽斧頭,又哪裏抽得出來。隻累的少典帝老臉發紅,大口喘氣,撇開斧把說:“唉!老了!不中用了!”
黃帝丟了金刀,雙手舉著金斧,跪在少典帝麵前,說:“請父帝收回!”
少典帝接過斧把,冷不防又突然劈下。
黃帝來不及招架,跪著的身子“嗖”地向前跳起,腦袋頂住斧把。那柄斧硬直直地停在空中。
少典帝豪情激揚,笑道:“不愧為帝子!”收了斧,看看身邊,目視炎帝,征詢:“敢與你弟弟較量武藝嗎?”
炎帝心中已在考慮:帝鴻力氣如此大,身體矯健,腳手極其靈敏,刀法精熟,將是我一勁敵。隻有如此,才能取勝。聽得少典帝呼喚,手持火焰槍跳出來。看黃帝就在麵前,也不搭話,挺槍照黃帝心窩就刺。黃帝閃身躲開。
炎帝一槍刺不中黃帝,心中發急,湧胸中之氣,擰動火焰槍,突地再刺。
原來炎帝專煉火功。每日中午端坐於三十六層高的皂壇上,吸納太陽之火,儲於胸中,形成塊壘,一旦使用,塊壘化作火焰從口中噴出來,或在槍尖燃燒。
黃帝不知炎帝火焰厲害,心想:金刀太重,莫傷了兄長。右手持刀,左手去撥火焰槍。火焰槍嘶地燃著黃帝衣袖。黃帝一個翻轉,甩掉黃衫。黃衫轟然火起。
炎帝的火焰槍追著黃帝刺。黃帝深知兄長炎帝胸狹氣促,如果用金刀撥落他的火焰槍,他一定惱怒,影響兄弟關係,於大局不利。黃帝又不願意火焰傷身,便手握金刀把,橫在麵前,阻那刺來火焰槍。炎帝火焰槍不敢碰擊黃帝金刀,收腹聚力,倏地噴出口火。那火直擊金刀把。
黃帝的金刀把上塗了層油漆,油漆見火即燃。黃帝扔了金刀,雙手抱拳說:“弟弟輸了!”
少典帝瞪起眼睛不解地問:“還沒交手,你怎麼就輸了?”
黃帝說:“武器為戰鬥之本,燒了金刀怎麼對仗?還不是輸了!”
眾大臣看那金刀,油漆燒脫,露出金燦燦的把來。英招心中為黃帝鳴不平,叫了聲:“金把金刀,不怕火燒。”雙手捧起送給黃帝,意思是和炎帝繼續比武。
黃帝接過金刀,又放下,說:“帝鴻一言既出,怎能收回!”
眾大臣心中讚歎:好個仁義的黃帝,以小讓大,姿態之高,讓人敬仰。今後如果他做有熊帝,朝野同心,君臣和睦,中國豈不興盛!
少典帝看看黃帝,又看了眼洋洋得意的炎帝,心中說:“作為兄長,氣量如此狹小,今後兄弟怎麼相處?如果再以此心對待臣屬,上下異心,天下必亂。一絲愁雲飛上腦際。
少典帝把黃帝和炎帝叫到麵前,語重心長地說:“你兄弟二人,都有一身好武藝。為父過於溺愛,將你二人深鎖帝宮,翅膀不硬,難馭風雲,需到外麵走一走,看一看,幹一幹。通過實踐,才具有安邦治國的真本領。魁隗(炎帝名)進駐薑水,協助薑水侯苗民治理薑水國。帝鴻駐姬水,和姬水侯共同治理姬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