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襲(1 / 2)

這是地球,在恐龍稱霸的時代。一塊直徑隻有10公裏的石頭,改變了一切。它以一萬枚原子彈的當量撞擊地球。一兆噸的灰塵和沙石散布在大氣中,令人窒息的塵土遮蓋大地,一千年陽光都無法穿透。

它曾經發生過,還會再次發生。唯一的問題是,何時?

——絕世天劫,1998年

地外軌道,多年後。

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布”,接替了老態龍鍾的哈勃望遠鏡,靜靜的飄蕩在空中,替人類注視著宇宙誕生後形成的首批星係。它的體積是哈勃望遠鏡的3倍。由金屬鈹製成的18個小六邊形鏡麵組成一塊六邊鏡,配合底部5層網球場大小的遮光板,為他提供了哈勃望遠鏡6倍的視力。

然而,有那麼一瞬間,一個小行星無意中劃過它的視線。

這顆小行星帶著遙遠的詛咒,無聲無息的劃過黑暗、沉悶的太空,衝向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

夏威夷,哈裏亞基山天文台。

這是組成陣列的三個望遠鏡中的一個,他們監視著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每晚拍下10T容量的照片數據,每四到七天巡視星空一次。這組天文望遠鏡忠實的服務於由美國軍方出資的泛星計劃,不知疲倦的尋找著可能與地球產生碰撞的近地天體。

和往常一樣,電腦自動處理記錄下的天體位置和亮度,然後把照片自動刪除,等待夏威夷大學的管理人員來挑選他們感興趣的目標天體。

一張照片上,黑暗的星空中,出現一個帶有尾巴的小行星。

NASA,泛星計劃值班室。

過去傳統、老舊、複雜的一排排操控麵板,已經經過數字化改造,被一塊塊顯示屏所取代。大量的屏幕上,顯示著來自太空那千篇一律的數據。

原本需要多年培訓的NASA員工才能接手的值班工作,也隨著數字化改造,而成功降低成本,扔給了向往在NASA工作的研究生們。

一個空間物理係研究生,正在打著從NASA的服務器群下載的遊戲,打發無聊的夜班時間。這是在NASA新一代的優良傳統。過去,值夜班的人沒有網絡,隻能打牌、下棋。如今,他們在NASA閑置的備用服務器集群上放滿了電影、遊戲、音樂,以供所有值夜班的人享用。

然而,萬年不響的報警程序,這一刻,卻跳了出來,發出了尖嘯的報警聲。第一塊屏幕跳出難看的警告窗口,隨即第二塊、第三塊、第四塊屏幕的畫麵紛紛切換,顯示出大量的異常數據。

就在這個研究生驚慌失措的抬起頭來,掃視這些屏幕時,哈裏亞基山天文台源源不斷的郵件接踵而至。

他趕緊切換出電腦上的操控窗口,幾個簡單的敲鍵之後,電腦顯示出太陽係軌道圖。

一顆小行星,將與地球相撞。

他張著嘴巴睜大眼睛盯著屏幕,屏幕的亮光映照在他的臉上。

當晚,五角大樓,會議室

最後兩名工作人員走進會議室的時候,視訊會議已經開始。

三塊屏幕上,分別顯示著來自NASA、白宮的畫麵,以及泛星計劃捕捉到的天體數據。

“這顆小行星直徑約1.2公裏,會在3天後,撞擊地球。”NASA的畫麵中,穿戴整潔、眉目深邃的亞當?伯格簡單明了的描述情況。

這是他作為泛星計劃的NASA團隊負責人以來,首次給總統彙報。就泛星計劃的目標而言,他一直期望自己永遠不要收到來自這個軍方項目的任何異常消息。

然而,希望破滅了。

“會造成多大的破壞?”來自白宮的畫麵中,還穿著睡衣的總統鎮定的詢問著。

“總統先生,”NASA會議室的一名專家趕緊解釋著,“當初滅絕恐龍的小行星直徑不到10公裏,而這個超過1公裏。它最終會以2萬公裏每小時的速度撞擊地球,並且在空中爆炸,威力相當於3.9萬兆噸TNT當量,連岩石都會被變成蒸氣向四周擴散。衝擊波瞬間就會突破音障席卷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