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信誓旦旦絕不遷都的朝臣中,居然有絕大部分都選擇了願意跟隨朱棣遷都北平。
對於這些官員所表現出來的操守,朱棣甚至都懶得吐槽,直接下旨,讓整個京師都開始行動了起來,準備遷都各項事宜。
對於遷都這件事情,朱棣實際上也征詢過朱元璋的意見。
朱元璋的意見很明確,他同意也支持朱棣遷都,但是他自己卻不希望去北平,而是想留在京師養老。
朱棣也知道,朱元璋這是年紀大了不想折騰了,同時也開始害怕麵對陌生的環境了,所以,他更願意選擇待在他已經十分熟悉的京師皇宮。
對此,朱棣也表示理解,但同時也想對朱元璋留在京師的事,作出了妥善的安置。
雖然說大明的京師以後就定在北平,但是現在京師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的重要。
所以,朱棣就以現在的京師為中心,將絕大部分南方最富庶的區域全部劃歸京師直管。
然後,被京師直管的這一大片區域,被他劃成了南直隸。
同時,他還在京師留下了一套單獨的政務體係和軍事體係,用來負責處置整個南直隸的軍民事。
而在南直隸所有要管轄的事情當中,最重要的就要屬大明商關和殖民都督府。
可以說,自朱棣遷都北平開始,現在的京師就得承擔起整個大明的海商稅的收取,和殖民計劃的執行。
南直隸管轄的範圍跨越了數個布政使司,全部都是大明的精華之地,人傑地靈,商業發達。
在朱棣的心目中,設置南直隸的目的更像是劃出一塊地來作為特區,實驗一些其他地方不具備條件實行的政策。
而這些政策,又主要是體現商業和金融上。
朱棣的計劃是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將整個南直隸打造成大明的金融,商業以及文化核心。
而北平,則成為最純粹的大明政治核心。
朱棣特意抽了個時間把自己的這個規劃和打算,仔仔細細的給朱元璋講解了一番。
因為,他希望在遷都之後,朱元璋能夠先幫他把南直隸給管理起來。
有朱元璋坐鎮,朱棣相信,南直隸一定能按照他的規劃高速發展起來。
至於為什麼朱棣非得要朱元璋出麵,是因為經過這幾次朱元璋監國之後,朱棣驚訝的發現了一個秘密。
那就是,當朱元璋徹底拋開皇帝的身份之後,居然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執行者。
隻要朱棣把事情給朱元璋說清楚,那麼朱元璋執行起來絕對就會一絲不苟,完成度往往可以達到十成十。
這讓朱棣在驚訝之餘,也就更願意讓朱元璋來幫助他承擔一部分工作內容。
反而是朱元璋卻經常以年老體衰,不想折騰,隻想靜養為理由,各種拒絕朱棣安排的工作。
這一次,朱棣纏著朱元璋反複給他講道理。
朱棣勸說朱元璋,老年人需要適度的進行體力和腦力活動,才能夠保持活力,延緩衰老。
最後被朱棣纏的沒辦法的朱元璋,終於還是鬆了口,答應在未來五年之內替他守好南直隸。